笔者梳理发现,进入三季度后召开的四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有三次与稳增长、惠民生有关。而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方面,各个部委也都在积极推进。
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提出2015年至2017年,重点开展信息消费、新型健康技术惠民、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服务业培育发展、高性能集成电路及产业创新能力等六大工程建设。
7月30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綦成元表态:新兴产业对当前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政策着力点将着力打破制度障碍、市场壁垒,来激发创新的活力,营造更加公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环境。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0.5%,比规模以上的工业高出4.2个百分点,而且已经连续7个月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可以说,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产业的结构调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根据国际国内总的趋势来判断,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大。
事实上,国家发改委连打多套政策“组合拳”,如在此前发出的稳增长一揽子政策中,既有交通运输建设的稳增长“项目清单”,又有“放松城投企业债审批”等促改革的配套政策,“双轮驱动”意图尽显。
7月29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称,下一步,财政部门要将创新宏观调控与推进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把抓落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同时,楼继伟还提出了五大举措,包括加力增效,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的各项措施;加快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推广运用;统筹稳增长和防风险,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发挥好各类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央行更是首次“预报”年中会议,释放维稳信号,提出“稳定金融市场预期,继续支持实体经济企稳上升”。
业界认为,当前货币政策承担的不仅仅是为“稳增长”创造适度的货币环境,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也是其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从上半年来看,大部分数据从4月份低点回升,5月和6月表现都还不错,继续支持实体经济企稳上升的说法意味着要巩固这种向上势头。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在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有效政策作用之下,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运行,并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积极态势。为打好今年中国经济的“下半场”,看来政府是很有能力、很有信心。
- 政策组合拳频出 多部委合力稳增长
- 政治局会议九大看点解读:释放下半年政策力度将加
- 31省份6月CPI数据出炉:28省份涨幅低于2
- 李克强动真格解决这7件事 让老百姓不再“闹心”
- 中部六省经济半年考:实体经济困难仍难有效缓解
- IMF:全球经济受制贸易失衡 人民币不再被低估
- 发改委:拟编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 日本央行副行长:中国增长放缓将影响日本出口
- 美联储年内仅加息一次概率增加 分析称推迟加息合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