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总理开启第七次访欧之行:签数百亿大单 真金白银力挺欧洲

商业贸易  2015-7-3 9:03:4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6月28日是星期日,而李克强总理的周末假期安排,是一场8000公里的国际长途飞行。当天上午,总理乘坐专机离京,赴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出席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并顺访比利时、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并访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

 

  李克强总理于6月28日到7月2日赴欧洲参加中欧领导人峰会,对比利时和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并访问经合组织总部。“李氏旋风”再次来到欧洲,李克强访欧时间虽短,但成果丰硕,据媒体估算,此次出访签下数百亿订单。

  这绝对不是出访欧洲最好的时机。

  这是李克强总理今年三次出访欧洲(包括上次对爱尔兰的过境访问)。每次出访,欧洲各大媒体头条都长篇累牍的报道李克强带来的超豪华代表团和大手笔订单,毫不吝啬对来自东方的“土豪”买家献上鲜花与掌声。

  直到这一次。从希腊拒不接受债权人条款,到希腊总理周六凌晨突然宣布公投,被欧洲视为“坏孩子”的齐普拉斯在李克强出访前一日扔下一颗“原子弹”,让“希腊退欧”从口头威胁瞬间上升为实际可能。至此,欧洲进入风雨飘摇的希腊时间,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被希腊牢牢占据,隔着电脑屏幕都能感受到大洋彼岸的血雨腥风。

  以往被头版头条恭候的李克强总理,这次也只能靠希腊抢回一点版面,欧洲当地媒体的报道大量集中在“李克强希望希腊留在欧洲”、“中国表示希腊危机是中国以及世界的事”。

  这是否说明此次出访时机选择不好?或者中国对欧洲不再重要呢?

  恰恰相反。所谓“患难见真情”,在见识了希腊“猪队友”的不依不饶后,欧洲更欣赏中国这个有钱、大方、明事理的“神队友”。以往犀利刻薄的西方媒体在形容此次李克强访欧时不约而同用到一个词:sooth(抚慰)。李克强总理带来的承诺和订单抚慰了因希腊危机焦头烂额的欧洲,给欧洲打了一剂强心针。

  这是最坏的时机,因为被“希腊退欧”阴云笼罩的欧洲无暇顾及其他事。

  这也是最好的时机,中国领导人用亲临现场来表态:“在危机面前,中国与欧洲站在一起。”

  李克强给处在希腊阴云下的欧洲送上“治愈系”大礼包,离不开这五大亮点:

  亮点一:继续持有欧债,用真金白银力挺欧洲

  既然全世界都在谈希腊危机,李克强总理也不能免俗。在中欧领导人峰会上,他表示:“原则上来说希腊危机是欧盟内部的事,但实际上这是关系到欧洲、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事。”

  他明确表示中国希望希腊留在欧元区,因为一个稳定繁荣的欧洲符合中国利益。

  然而除了口头承诺外,李克强也拿出了真金白银表示中国对欧洲的支持。他郑重承诺:“中国将继续持有欧元债券。”

  继续持有欧元债券,不趁希腊危机大量抛售,表明中国依然对欧元区经济有信心,愿意向其注入资金,用真金白银为欧洲经济托底。

  当然就算中国经济实力特别雄厚,希腊毕竟是欧盟成员,而希腊危机首先是欧元区内部的问题。所以面对欧洲记者提出的“中国是否会用外汇储备帮助希腊?是否会对希腊提供经济援助?”问题,李克强总理并没有给出确切答复,而是表示将在欧洲经济中“承担起建设性的作用”。

  此模糊回答可谓“进可攻、退可守。”进可提供援助,抄底希腊良性资产;退可观望局势,守候良机。

  亮点二:欧洲版的“一带一路”--容克计划

  6月29日,李克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出席中欧领导人会晤(新华国际)

  正如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计划,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去年也推出了欧洲战略投资基金计划,又名“容克计划”。

  “容克计划”将成立规模达3150亿欧元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用于投资交通、基建、能源等大项目。换句话说,这也可以看做欧洲版的“一带一路”计划。

  李克强承诺中国将对欧洲战略基金进行投资,具体投资金额还未公布。此前,路透社援引欧盟外交人员消息,中国的投资是“几十亿体量级的”,重点集中在电信和科技领域。

  据路透社消息,中国将是欧盟基建基金会内的唯一欧洲域外国家,据内部人士透露中国可能会在基金会内获得一个管理层席位,目前尚不确定。

  联想起本周一正式签约亚投行,很多西方媒体将中国这一投资解读为对欧洲积极响应亚投行计划的“投桃报李”。欧盟基建基金会接受中国的投资,并且可能给一个管理层席位,与亚投行热情邀请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并给域外国家三个董事会名额有异曲同工之妙。

 

  “目前欧洲深陷经济泥潭不能自拔,急需一个经济伙伴。欧洲是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地区,今年又恰逢中欧建交40周年,李克强此次访欧正好能促进双方交流合作,”王天龙说,“在未来合作方向上,中欧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在发展战略和国家规划方面,欧洲的‘2020战略规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全面深化改革、‘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划有相通之处,这也为中欧战略对接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总体来看,李克强此次欧洲之行预计将签署70多项协议,总额数百亿美元,其中不少涉及产能合作。专家认为,此访有助于双方在产能合作的“顶层设计”方面达成新共识,为双方今后的合作做出新的指导和规划,推动中欧产能合作迈上新台阶。

  亮点三:首次访法一口气买了45架空客A330

  法国时间6月29日晚十时,李克强的专机抵达巴黎,这将是他任期内的首次访法,也是中国总理十年内的第一次访法。

  此行起于巴黎,止于图卢兹。虽然只有短短3天时间,但李克强总理做了三件大事:扩展第三方合作、大手笔采购飞机、达成节能减排协议。

  李克强作为有名的“超级推销员”走到哪都不忘推销中国高铁,此前的南美之行也对推销高铁不遗余力。或许有心人会注意到,李克强此次访法并没有推销高铁,因为法国电气巨头阿尔斯通有自己的高铁品牌,还是中国高铁在全球招标时经常遇到的老对手。然而对手相遇,并没有“分外眼红”。中法双方此次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

  顾名思义,第三方市场指除中国和法国以外的国际市场。中国和法国在市场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已经被深耕开发的比较全面,在对方国家开发的意义不大。

  然而,法国在开发第三方市场有不少先天优势,前法属殖民地多位于非洲和东南亚,与法国有一些天然的联系。相比英属殖民地,曾经的法属殖民地经济多半不太发达,还属于有很大开发潜力的“处女地”。

  中国虽然和法国在国际高铁投标上拼的“头破血流”,但转过身,还可以共同开发“处女地。”

  虽然在高铁上,中法棋逢对手,“不打不相识”。但在飞机制造业上,中法可谓是亲如一家人。

  在法国总理府,在中法总理的见证下,空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布尔热(FabriceBergier)与中国航空器材控股公司总裁签署了中国购买空客飞机的合同,其中包括45份确定的飞机购买订单,以及另外30份谅解备忘录。

  除了大手笔购买飞机外,据外媒报道,空客还计划在天津设立新组装基地。该基地将主要负责A330客机的中国版改造。改良后的“中国版”的A330将有更多的座位,同时更适合短途飞行。

  法国在年底将迎来一件大事:联合国气候大会将在巴黎召开。

  法国迫切希望在此气候大会达成重要协定。考虑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递交的减排计划对全球减排计划非常重要。

  正如李克强对当地记者表示:“节能减排对一个拥有13亿人的大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但中国将竭尽全力。”

  在会见法国总统奥朗德时,李克强宣布中国政府已经向联合国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文件。

  中国提交的文件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等内容。
  
  亮点四:领导人在权威外媒发署名文章成惯例


  如果你是法国主流报纸《费加罗报》的读者,你将发现报纸的封面文章有一个新作者--中国总理李克强。

  随着中国领导人的“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已经成为高层出访的惯例。

  李克强此次访欧,在法国《费加罗报》上发表署名文章《中法关系:知天命,行大道,常维新》。5月李克强访问拉美期间,在秘鲁《秘鲁人报》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秘关系的新乐章》的署名文章。在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巴基斯坦《战斗报》和《每日新闻报》同时发表题为《中巴人民友谊万岁》的署名文章。在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举行前夕,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中美对话为什么重要?》的署名文章。

  曾经中国领导人出访,习惯做法是接受到访国媒体联合采访。有媒体评论,在访问国报刊上发表署名文章,这是一种创新。相对于联合采访,发表署名文章的效果更好。直接发表文章,将要讲的话直接印在报纸上,对方不会断章取义。

  当然虽然署名文章只写了李克强的名字,他的背后是一个团队在战斗。熟悉此事的学者表示,总理的署名文章,会由专门的班底起草,但也会有他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到底怎样参与或者体现多少个人特色是因人而异的。根据题目的内容,会邀请有关专业部门参与,比如谈到国家关系和外交,外交部会参与,涉及更多专业话题也会有别的部门参与。稿件会考虑对方国家的语言特点和思维习惯,让文字容易被接受。

  关键词五:为节省时间,周末启程成惯例

  李克强此前的几次出访均选择在周日启程,这次访欧也不例外。

  谈到国际出访不得不提到恼人的时差,然而从李克强的访问行程来看,他没有为倒时差留出任何时间。此次访欧过程中,李克强6月28日下午到达布鲁塞尔后,他立即看望中国驻欧盟使团和比利时使馆工作人员,而在6月29日这个星期一,他密集的出席中欧工商峰会和中欧领导人会晤,并访问比利时。

  按照许多国家的习惯,周末通常不会安排领导人加班。而总理之所以选择周日出行,正是为充分利用周末,将长途飞行的时间成本降至最低。

  笔者曾做过多次国际长途飞行,对倒时差的疲惫和舟车劳顿深有感触。看到李克强总理不顾时差的疲劳,一下飞机就神采奕奕的开始“旋风式”的外交访问,钦佩崇敬之情无以言表。

  中国和欧洲是重要的经贸小伙伴。正如在亚投行问题上,英法德意等欧洲大国不畏美国压力,率先加入亚投行,为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做出表率作用。而李克强在欧元区风雨飘摇的关键时刻访问欧洲,坚定的与欧洲站在一起,谱写了一曲中欧友谊赞歌。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750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烟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烟草产业发展现状卷烟产销2014年1-11月份,行业生产内销卷烟4821.25万箱,同比增加1.22%,实...[详细]

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规模分析

一、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市场集中度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伴随着中国家具行业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家具行业现在...[详细]

未来几年餐饮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信息化是餐饮企业的必经之路,未来的市场竞争将在SNS式CRM,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客户体验、管理流程;增加营收,...[详细]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进入分析

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规模中国的物业管理始于八十年代初。最早的物业管理开始于经济特区深圳。1988年伴随深圳住房制...[详细]

中国虚拟现实行业产业链分析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通过模拟产生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给用户提供完整的视觉、听...[详细]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投资潜力分析及前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情高涨,轨道交通设备行业投资潜力分析与行业发展前景预测。...[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