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见证下,中核集团与中广核当地时间30日在巴黎与法国两大核电公司签约。作为继高铁后的又一张新名片,中国核电正告别“借船出海”、“拼船出海”,全力走向“造船出海”。
当天,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法国总理瓦尔斯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世界经济复苏依然乏力,通过发展实体经济扩大市场需求,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良方。当前广大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拥有大量中端产品、生产线和装备产能,性价比高,适应发展中国家需求。发达国家则拥有高端的技术和装备。
李克强表示,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把中方和发达国家的优势结合起来,生产关键技术设备,能以较低价格和较高质量满足广大发展中国家需求,带动中国产业升级和发达国家扩大出口。
当日,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作为中方代表,与法国电力公司(EDF)及阿海珐集团(AREVA)就开发高功率反应堆、在全球市场建立百万千瓦级反应堆、后处理/再循环工厂项目等方面签署协议。
其实,中国与法国在核电方面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1979年下半年,邓小平接见法国外贸部长的时候提出来要购买两台机组。当时的外汇储备只有1.87亿美元,全年的进出口总额267亿美元,其中出口100多亿美元,核电站预算要40亿美元,所以真是举国家之力而为之。”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兆对中新社记者回忆起大亚湾核电站的由来。
当时中国核电发展属于工程起步阶段,大亚湾核电站被称为“交钥匙”工程,而工程从法国请来的“老师”,正是本次签约的阿海珐集团的前身。
“11年后再签约,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研究员张禄庆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从安全性还是经济性来讲,中国的核电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前主任张华祝透露,目前中国大陆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达23台,总装机容量为2138.6万千瓦。至2014年底,核电总装机容量2030.6万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49%;累计发电量1305.8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39%,比2013年增加了18.89%。
此外,2014年8月22日,由中核集团、中广核联合研发的“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通过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至此,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法国等之后第四个掌握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2015年2月,中阿政府签订了在阿根廷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正式出口海外。
在高层的“代言”下,中国的核电技术更是在海外声名鹊起。
就本次签署的协议而言,张禄庆认为,上述合作旨在加强核电企业的“内功”修炼,为更好出海做准备。
张禄庆说,当前中国在建设高功率反应堆以及后处理、再循环等业务上缺乏经验,需要向法国借鉴。特别是在后处理方面这项技术上,亟需通过“引进”进一步求精。
“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黄金时期应该是未来五到十年。”张禄庆透露,中核集团正力图自主研发高功率的“华龙二号”,届时,羽翼丰满的中国核电将正式扬帆出海。
当天,李克强还在演讲中宣布了中国加入经合组织“发展中心”的消息。由此,中国成为经合组织“发展中心”第49个成员国。
经合组织“发展中心”是经合组织框架下致力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论坛组织。“发展中心”成员国除了有经合组织成员国之外,也有非经合组织成员国。
经合组织“发展中心”主任马里奥·佩奇尼指出,中国的加入将促进该组织与各国政府、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中亚及东南亚等各机构组织的合作关系。
法国媒体则报道称,中国加入经合组织“发展中心”,将该组织工作带入一个重要阶段,同样也对迈向新增长模式转型及过渡期的中国提供支持,同时还为经合组织开启一个新篇章。
另据西班牙通讯社埃菲社1日报道,中国和经合组织签署了“历史性的协议以增进在20个领域,如宏观经济调控、结构和监管改革、公共治理和可持续增长上的关系”。
经合组织秘书古里亚认为,协议的签署表明了双方希望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创造更好的政策,中国即将主办的2016年20国集团峰会也为造福世界人民提供机会。
- 油气改革大幕将启 天然气进口权或先放开
- 电网5年规划投资3.3万亿 年内第四条特高压开
- 发改委:今年输配电改革试点将扩至安徽等5省
- 节能环保“十三五”规划密集推进 行业再迎5年黄
- 五部委:推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公示制度
- 新疆被列为能源综改试验田 未来将打造能源特区
- 鄂陕豫联合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 应对生态挑战
- 开采成本高于美国 国内页岩气开发面临多重挑战
- 欧盟制裁三家中国光伏企业 出口欧洲成本剧增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