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要创新方式方法,加大联合出海力度,推动高效产能合作,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实现合作共赢。”近日,国资委主任张毅要求央企高度重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准确把握形势,主动抓住机遇。
6月18日-19日,国资委在京召开推进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推进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及稳增长等工作。张毅对于央企提出了上述要求。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院研究员张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客观上看,央企强强联合是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目前国内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必须依靠出口和产能输出来化解,而在国际市场萎缩的背景下,只有通过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出口的高增长。而强强联合的方式短期内可以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打造国家品牌,对“走出去”效果最为明显。
在此之前,国资委于4月底向央企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也要求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清理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存量提升资产效能。其中包括深化内部资源重组,用好近期出台的兼并重组税收支持政策,推动相关子企业整合发展,提高业务协同和资源使用效率。
据介绍,央企开展国际化经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截至2014年年底,共有107家中央企业在境外设立了8515家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二五”以来,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从2.7万亿元增加到4.9万亿元,年均增长16.4%;营业收入从2.9万亿元增加到4.6万亿元,年均增长12.2%。
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额约占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70%,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约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总额的60%。中央企业在走出去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此外,在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层面,增长空间不断拓展,尤其是在推动电力、轨道交通、建材等领域装备走出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张毅明确指出,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还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国际化程度偏低,核心竞争能力不强,风险防控体系不够完善,同业无序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等。
张毅指出,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整体规划,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企业“十三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与企业年度计划、境外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紧密衔接,充分发挥战略引领作用。要创新方式方法,加大联合出海力度,推动高效产能合作,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实现合作共赢。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代表中国石油作交流发言,向与会同志介绍了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基本情况、主要经验和体会,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他说,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推动下,在国资委等国家有关部委的正确指导和支持帮助下,中国石油1993年开始“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经过20多年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实现了国际油气合作的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石油在全球30多个国家管理运作90多个油气投资项目,初步建成了5个油气合作区、四大油气战略通道,以及3个国际油气运营中心,海外油气合作形成了上中下游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王宜林指出,在党中央提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之后,中国石油党组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口、发挥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和示范效应的指示要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区域油气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执行50余个油气合作项目。特别是通过加快推进油气战略通道建设,中俄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等一批重点油气工程项目相继投产,基本实现了油气进口来源多元化和通道多元化,对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在深化国际油气合作中,还充分发挥综合一体化优势,积极带动装备制造等服务支持业务“走出去”。目前,中国石油已在5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1个营销服务机构,基本建成覆盖全球主要产油国的装备市场国际营销网络。所属制造企业已在4个国家建成4个装备组装和加工制造企业,在18个国家建成维修服务中心和仓储中心,装备出口到80多个国家,产品从单机发展到大型成套设备,服务范围从单纯供货发展到提供产品服务、维修组装、门到门物流服务等全供应链解决方案。
王宜林表示,中国石油坚定贯彻落实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将进一步深化国际油气合作,做强做优海外油气投资业务和国际贸易,全面带动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走出去”,把能源合作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
他指出,要抓紧建成油气战略通道和海外油气合作示范区,不断扩大油气资源引进规模和推进与资源国一体化合作,坚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原则。在深化上游、管道和贸易等合作的基础上,合作发展炼厂、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等下游产业。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公益事业、人文交流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和带动资源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继续加大开拓国际装备高端市场开发力度,实现国产装备“走出去”,不断提升“走出去”的质量、效益和规模。中国石油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与其他央企一起,继续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加快装备“走出去”步伐,全面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国务院“重拳”稳增长 四大新工程包蓄力 基建投
- 京津冀一体化将带来巨量投资 可关注三主线
- 浦东国资改革18条意见出炉 五大改革重点确定
- 河北:《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在即
- 经济下行压力大 政府6路人马赴地方督查稳增长
- “一带一路”拉动经济发展 港口公路期盼中企投资
- 首个落地投资项目出炉 重点跟踪项目选定
- 中国“一带一路”到底指什么?习近平为何亲力亲为
- 国企改革总方案渐近 央企整合主题贯穿全年 改革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