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薄膜发电(00566)昨日10点16分开始突出现“跳崖式”急跌,最低见3.88港元,跌幅达47.35%。10:40时,该股停牌,报3.91港元,跌46.95%,为跌幅最大港股通股份。
而汉能薄膜停牌后的最新市值为1631亿港元,今早开盘报7.35港元,该公司市值约为3066亿港元。昨晚收市汉能股价为7.37港元,市值约为3074亿港元。李河君作为汉能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80.89%,短短一天内,其身价缩水近1167亿港元(约934亿元人民币)。
谁是今年港股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如果说是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恐怕很少有人会反对。四天暴涨六成、市值超过3000亿、公司主席成为首富……这一切,都让人无法不关注这家“神奇”的公司。
港股通标的首遭断崖式暴跌
一切都来得毫无征兆。5月20日,汉能股价以7.35港元开盘,其后的45分钟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10时15分左右,股价忽然出现断崖式下跌;10时30分,股价已经跌去了32.16%;到了10时40分,股价跌去46.95%,报3.91港元。当日成交金额10.5亿港元,市值蒸发1440亿港元。
随后,公司股份短暂停牌至收盘。港交所发布的公告显示,在股份暂停买卖的同时,与该公司有关的所有结构性产品亦同时短暂停止买卖。公司随后以主席李河君的名义发布公告称,停牌以待“刊发载有内幕消息之公布”。
要知道,汉能此前是港股市场上的明星公司,今年3月5日,汉能股价一度冲到9港元上方,最终收盘报7.30港元。3月仅4个交易日,汉能股价涨幅已逾60%。如果从2015年1月1日算起,汉能的股价在3个月内涨幅便达到160%!与此同时,汉能的市值站上3000亿港元,超过渣打集团[-0.24%]、恒生银行[0.38%]等一众老牌蓝筹股,甚至富时中国50指数已经将汉能纳入其中。
凭着汉能飙升的股价,公司主席李河君登上了“首富”宝座,此番一跌,顿时把李首富从宝座上拉了下来。计算可知,李河君身家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内缩水至1319.34亿港元,蒸发了1167亿港元。有投资者在网络上称“吓到了!港股不敢玩!”
更让投资者唏嘘的是,汉能还是港股通标的。在暴跌之前,汉能频频出现在港股通买卖活跃的前十大个股之中,仅在5月份,港股通资金的净买入金额就达到3.45亿港元。刚刚买入没多久本金就损失一半,让投资者情何以堪。《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联系汉能方面,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应。公司公关部人士表示,晚间应该会有公告出来,具体时间未知。截至昨日22时,汉能仍未发布公告。
南下资金须防“黑天鹅”
在暴跌之前,李河君还在频频增持公司股份,这似乎也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因素。
在此前的一个月时间里,李河君及其一致行动人曾7次增持公司股份。公司于4月2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授权公司董事于5月15日之前最多回购公司总股本10%的股份,同时公司还获授权将发行最多占公司总股本20%的新股份。
根据香港交易所[-0.14%]权益披露信息,进入4月以来,李河君及其一致行动人分别于4月17日、4月20日至23日、5月4日及5月11日,分7次增持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份,总共耗资31.28亿港元,考虑到新股的发行,李河君持有公司的股份占比从80.75%上升至80.85%。对于李河君回购的原因,公司称,董事相信建议购回授权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
在大股东不断增持的同时,南下资金也对汉能青睐有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2月及3月份,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大量购买汉能薄膜发电的股票,其中2月净买入4.45亿港元,3月净买入3.82亿港元,3月5日,汉能的交易额达到8.28亿港元,单日成交额已经占据当日港股通总成交14.9亿港元的一半。
进入5月份,资金买入也不在少数。截至5月19日,在5月份的12个交易日里,汉能薄膜发电就有7天登上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在这7个交易日里,累计净买入金额达3.45亿港元。
就在昨日,汉能再次上榜港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港股通资金买入金额1.13亿港元,卖出金额4674万港元,净买入为6620万港元。
如果这些资金是在暴跌之前买进,那么刚刚买入几日,甚至买入当日便会损失一半资金。更不用说那些参与权证的投资者了,据称,一位在昨日参加股东大会的投资者,在开会期间看到公司股价表现后“腿都软了”,要知道,如果在权证期内汉能股价回不到指定价格上方,做认购权证的投资者将会血本无归。
- 汉能股价70分钟暴跌47% 蒸发934亿 港股
- 众安车险经营资格获批 系中国首家网络车险公司
- 证监会启动第二批检查 大智慧并购湘财遇阻
- 国泰君安上市关键期再换帅 或需加快市场化步伐
- 剥离德国邮政银行 德银宣布资产战略重组计划
- 纳斯达拟用克3100万美元赔偿Facebook
- 中民投“一带一路”投资印尼50亿美元 钢铁等将
- 东方财富40亿并购同信证券 复牌一字涨停
- 光大银行停止新增政府平台贷审批 工行压缩220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