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九州邓海清:PPI创5年新高 央行应适当考虑加息议题

其他行业  2016-12-9 13:37:5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博士点评11月CPI和PPI数据称,11月CPI重回2.3%,与2016年2-4月持平,均为2014年7月以来最高值。前期反复提示,需要关注通胀上行的压力,“新周期归来”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胀归来”。未来两个月CPI将继续上行,1月CPI由于基数原因存在逼近3%的可能。

  从CPI分项来看,蔬菜是主要上涨因素,PPI并未传导至CPI。蔬菜是本月CPI的主要拉动因素,猪肉价格环比跌幅小于季节性和前值,也为CPI提供了正贡献。但需要关注的是,目前PPI并未向CPI传导,表现为CPI的非食品环比仅为0.1%;从历史上看,PPI与CPI非食品有很好的相关性,未来CPI非食品上行压力巨大。

  CPI回升是全球性回升,中国不会成为例外。2016年以来,美国、欧元区通胀均呈现趋势性上行,美国CPI同比由1%上行至1.6%,PCE由0.8%上行至1.4%,欧元区HICP由0%上行至0.6%,日本CPI在10月之前一直为-0.5%左右,但10月也突然上行至正的0.1%。在全球通胀趋势性上行中,中国CPI上行难以避免。

  与CPI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PPI。我们在10月的通胀点评中强调,中国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未充分反映在PPI之中,未来PPI会大幅上行,上述判断得到验证。PPI同比是趋势性回升,由2015年12月的-5.9%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上升至3.3%,且PPI同比已经超过了CPI,这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信号。未来两个月PPI将继续上行,1月PPI突破4%几乎是必然。

  GDP平减指数趋势性大幅回升,央行是否应该将加息作为一个可能的政策选项?回顾2014-2015年,市场呼吁央行应当大幅降息的一个重要逻辑是,央行不应当只看CPI,而也应当看PPI,当时的PPI由-2%一路下降至-6%,被认为时企业陷入“债务-通缩”螺旋的证据。央行在2015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回应是,“用CPI或GDP平减指数来测算实际利率水平可能要更合适一些”,首次明确将GDP平减指数纳入考虑。但事实上,GDP平减指数可以近似看做CPI和PPI均值,参考GDP平减指数也就相当于将PPI纳入考虑范围。

  2013年四季度GDP平减指数为2.7%,2015年三季度GDP平减指数为-0.9%,这一过程中央行降息1.5%;2016年三季度已经回升至1%,不难预测四季度极大概率回升至2%以上,GDP平减指数较2015年三季度上升将近3%,这一过程中央行未调整过存贷款利率。如果看CPI,2013年CPI为2.6%,2015年CPI为1.5%,这一过程中央行降息1.5%,2016年CPI回升至2%,央行未调整存贷款利率。

  如果假设央行的中性或稳健货币政策除参考通胀(CPI、GDP平减指数)之外,还参考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那么到今天为止央行大幅快速加息的条件确实不具备;但如果经济能够确认企稳(重点观察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而通胀已经趋势性上行,那么央行是不是应当考虑适度加息?

  继续强调“股牛债熊”新时代,长期看好股市“健康牛”,长期看空债市。对股市而言,我们仍然认为中国经济L型拐点已过,企业盈利将成为驱动中国股市长期健康牛的核心因素。对于债市而言,短期关注银行“负债短缺”的变化,这是此轮债市调整的直接驱动因素,其边际改善可能导致债市调整“中场休息”;但长期更应当看到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这决定债券市场的长期调整远未结束。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743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电影产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前景乐观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电影产业的发展亦受益颇多。2010年国家发布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详细]

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依旧是主要问题

铝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业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筑、电力和汽车等行业高速发展对铝产品需求起到了促...[详细]

水泥行业产量下滑,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受经济周期收缩影响,我国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传统工业产能出现部分过剩和结构性失调。2015年,水泥行业企业亏损面...[详细]

中国手游市场发展逐渐走向规范化

手机网络游戏即手机上网可以玩的网络游戏,分为客户端网游和非客户端网游。客户端网游是由J2ME、Symbian、...[详细]

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生物质能发电既能缓解对有机能源的耗费,也能为广大农民创收。近年来,中国能源、电力供求趋紧...[详细]

轻工业增加值稳定增长,“十三五”期间

作为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轻工行业承担着繁荣市场、稳定出口、扩大就业、满...[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