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5日,韩进海运与债权团的分歧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有分析认为,韩进海运一旦破产,将打破韩国大企业不会破产的“不死神话”。受此影响,“物流大乱”的忧虑正在笼罩韩国乃至全球的物流行业。
韩进海运的灾难
自救方案被债权团否决
据悉,8月30日,在首尔产业银行总行召开的紧急会议中,韩国债权团一致否决了韩进海运的自救方案(约5000亿韩元,约合30.21元人民币)。韩国产业银行会长李东杰在债权团会议之后表示:“韩进海运提出的资金数额,不足以弥补其1万亿~1.3万亿韩元的经营资金缺口,并且赵亮镐会长作为大股东的韩进集团和业主,想让企业恢复正常化的意志不足。在企业自救努力不足的情况下,债权团遵守了不提供新资金支持的结构调整原则。”8月31日,韩国海进通过理事会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即使韩进海运接受法院接管,考虑到多达5.6万亿韩元(负债比率1076%)的负债规模,其起死回生的可能性不大。韩国产业银行结构调整部副行长郑勇锡(音)称:“这一问题虽然将由法院决定,但其破产可能性极大。”
今年5月份,韩进海运在与债权团签订3个月的附加条件债权团共同管理协议,但大部分人都未曾预料到,其会发展到进行法院接管的地步。因为在加入国际海运联盟后,韩进海运关于重新调整公司债券、协商租船费的协商也都进行得很顺利。但随着拖欠海外船主1000亿韩元租船费的消息被曝光,加上公司上半年出现4730亿韩元赤字,令情况急转直下。
债权团将自救方案的资金规模,从约5000亿韩元提升至1万亿韩元以上。虽然韩进海运将债权团共同管理协议延长了一个月至本月初,但是没能筹备到可以使公司起死回生的资金。韩国金融领域人士认为,韩进海运的破产应归咎于韩进集团和债权团。韩国经济改革连带所长金尚祖称:“我们应该回过头来重新反思韩进集团和债权团是否因‘积累正当理由’而浪费了时间。”
韩国企业的灾难
出口商每年增加巨额运输成本
在韩进海运申请破产保护这一消息爆出来后不久,韩进海运的3艘货船被禁止入港,船上的数百吨货物滞留在加利福尼亚海岸。韩进海运9月4日称,该公司旗下的68艘船无法运行,占到韩进海运旗下船舶的48.2%。这些船舶无法入港,被迫停留在海上,部分甚至被扣押。这是因为主要港湾禁止韩进海运的船舶入港或出港,且负责装卸的相关企业以要求支付未付费用等为由拒绝工作。这类港湾在23个国家和地区,共有44处。
韩进海运的船舶负责将韩国的出口产品运到世界各地,但现在有一半左右的船舶无法出港或入港,影响正逐渐扩大至出口企业。韩进曾经负责的运输线路上的运费已经出现飙升。在釜山-洛杉矶航线上,40英尺集装箱的运费已跳涨约55%,从1100美元涨至约1700美元。从韩国经巴拿马至美国的航运费也上涨了约50%。
据政府智库韩国海洋研究所估计,釜山至美国航线的运费将上升27%,釜山至欧洲航线短期内将上升47%,导致韩国出口商每年增加约4407亿韩元的运输成本。对于韩国而言,净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运输成本增加将带来巨大打击。
韩国政府以部门联合的方式成立“管理中心”,正忙于制定对策。从决定法院接管至今,还未找到明确的解决之法。市场多预计,最终结果是韩进海运资产遭清算。
国际物流的灾难
最终破产或危及全球供应链
韩进海运如果破产,最令人不安的结果是会不会对全球供应链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产生层叠式瀑布效应?现在全球物流行业的混乱状态,已经在慢慢体现这种影响了。
韩国海事部8月31日表示,韩进海运的问题对货物出口会带来两三个月的影响,约54万箱货物已装上韩进船只,面临延期问题。不幸的是,在“即时”交付的当代市场,2~3个月的货运延迟会造成较大破坏,因为无数加工商和中间商在生产过程中,将缺失关键的零配件,从而阻碍生产的发展。
韩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称,现在协会的电话被打爆了,货运业主不断打电话来询问他们运输到美国和欧洲的货物的下落。据咨询机构Alphaliner称,韩进海运占美国东北部集装箱运输业务的7%,即涉及数百亿美元。此外,韩进海运服务35个国家和地区的60条航线,连接全球逾90个主要港口和6000个目的地。因此,韩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负责人表示,如果韩进海运最终破产,这对整个行业都会带来影响。
- 天津港密集开拓运输通道 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
- 暑期出行机场很忙:8月初天津将开通三条新航线
- 中国高铁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突破50亿人次
- 重庆渝新欧线路新增两口岸 增强对中东欧地区的辐
- “哈俄”国际公路货运大通道正式开通
- 大连港正式开通“辽满欧”商品车过境班列
- 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建成并正式开港运营
- 张晓钦:广西将加快推动中越两国陆路通道建设
- 中日再掀高铁争夺战 日高官将赴马来新加坡开展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