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民表示,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将积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抱团开展业务工作,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具有鲜明特色和个性的新品种、新产品,不断提高河西走廊葡萄酒的品质;深入研究解决冻害等自然灾害防治问题;进一步加强省内葡萄酒企业“抱团”营销力度,精心培育、集中构建全国营销网络体系,提升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知名度。
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已成为国内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之一。历史文化悠久,地理气候条件优越,造就了河西走廊葡萄酒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底蕴。
近年来,甘肃把葡萄酒产业确定为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相续出台了《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关于促进全省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初步形成了河西走廊葡萄酒的产业集群,培育了莫高、紫轩、甘肃威龙等葡萄酒生产企业。
截至2015年底,甘肃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0.83万亩,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8%。与此同时,以酿酒产品包装、副产物精深加工以及拓展文化旅游等环节为切入点,推进葡萄酒全产业链发展,葡萄酒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曹天民称,目前,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葡萄酒产业已经成为甘肃惠民富民强市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但也面临着制约产业发展的很多问题。在酿酒葡萄种植和酿造方面,机械设备等配套设施不足、精细化管理难度较大;品种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较低;产品市场占有率偏低;各企业现有营销渠道、销售市场固化,营销往往以单打独斗为主,部分企业还存在恶性竞争行为。
曹天民表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无疑要面对制约甘肃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作为。今后葡萄酒产业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同质向个性转变,重数量向重质量和性价比转变,增强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动力。其次,要立足本土优势,融合本土文化元素,打造多元化的产区特色和中国风格。同时,借鉴国外葡萄酒发展的新模式、新理念和先进技术、营销手段,推动甘肃葡萄酒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 中国餐饮业走出国门需解决六个方面问题
- 中国奶粉打响信心翻身仗 最严奶粉新政10月起实
- “国民食品”方便面失宠的启示
- 中国原奶价格下降 奶业遭遇阵痛待转型升级
- 业内人士:乌海葡萄酒以品质、文化取胜
- 微生物污染困扰进口食品 247批次进口食品不合
- 5家葡萄酒上市公司仅一家业绩翻红
- 外媒:内地奶粉进军香港 媒体称变化令人激动
- 国内最大三氯蔗糖制造公司捷康停产 利好制糖企业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