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机制诞生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要的关头。当时,全体成员临危受命,秉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把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和复苏轨道,同时也确立了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地位。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实践昭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合作是各国应对挑战、实现发展的必然选择。”正是基于此,中国高度重视G20峰会机制,站在推动全球经济更加平衡、可持续增长的高度,积极倡导各成员建立伙伴关系、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2013年以来,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到土耳其安塔利亚,再到中国杭州,习近平主席连续4次出席G20峰会,与各成员领导人一起把脉世界经济,提出许多富有创新性的对策建议,既让世界增进了对中国发展的信心,又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中国智慧”。
8年后的今天,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合作又走到一个关键当口。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主要经济体先后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增长率下降,给各国经济社会带来压力;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金融监管改革虽有明显进展,但高杠杆、高泡沫等风险仍在积聚。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世界经济虽然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国际社会对G20充满期待,对杭州峰会寄予厚望。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希望杭州峰会能够为世界经济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让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这是杭州峰会的目标所向,也是国际社会的关注所在。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不仅提出了认识世界经济的“中国看法”,还提出了提振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调整政策思路,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并重,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不断完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优化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恪守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加强投资政策协调合作,采取切实行动促进贸易增长;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这“五点主张”直面现实挑战,富有前瞻性,既回应了促进世界经济增长这一中心任务,也为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指明了方向。
G20承载着世界各国的期待,肩负着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的重要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按照习近平主席的建议,一要与时俱进,发挥引领作用,根据世界经济需要,调整G20发展方向,进一步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开拓路径;二要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G20应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要把今年在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提高能效、反腐败等领域制定的行动计划落到实处;三要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平台,继续加强G20机制建设,广纳良言,充分倾听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声音,使G20工作更具包容性,更好回应各国人民诉求;四要同舟共济,发扬伙伴精神,克服世界经济的惊涛骇浪,开辟未来增长的崭新航程。这“四点建议”体现了中国的战略远见和雄心,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对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G20具有重要意义。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G20杭州峰会是在世界经济发展重要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只要各成员继续秉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集众智、聚合力,杭州峰会一定能实现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推动G20发展的目标,一定能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引领世界经济航船从钱塘江畔再次扬帆启航,驶向更加广阔的大海!
- “中国信心”将为世界经济注入动力
- 俄经济企稳向好复苏有望
- 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
- 经济短期企稳 地产泡沫将是最大风险来源
- 当你纠结高房价时 中国真正的富人在买啥?(图)
- 给力G20,期待“中国方案”带来机遇
- 8月份CPI或持续回落 PPI预计持续收窄
- 我国养老护理发展趋势
- 高尚全:扩大有效需求也是化解过剩产能的渠道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