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吗丁啉致命风险引争议:立即禁用不现实 值得慎用

医药保健  2016-9-5 16:32:2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常庆(化名)打开药箱,翻找能促进消化的药。几步之遥,他的妻子正因胃胀在屋中来回踱步。
  
  过去20多年间,吗丁啉一直是常家面临这种情况时的首选,不管发生胃部不适的是常庆自己,还是他的家人。
  
  “吗丁啉是常备药,甚至有点儿万能。”常庆说,“家里谁胃难受,首先想到的就是它。”
  
  对吗丁啉的信任,早在他年幼时就生了根——“消化不良找吗丁啉帮忙”的广告语以及其中的卡通形象,是他为数不多仍能记起的老广告。
  
  在中国公众家庭常备药品中,吗丁啉无疑是一款明星药品。
  
  现在,常庆面临新的选择,因为“最近都在说吗丁啉不安全”。
  
  近期,一篇质疑吗丁啉安全性的文章称,“吗丁啉在美国是非法药物,我们竟然把它当成常备药”,并指出在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关监管部门曾多次强调它造成的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猝死等严重不良反应,禁止其进入市场,但它在我们身边的药店是可轻松购得的非处方药。
  
  吗丁啉引发不良反应及其安全性问题进入公众视野,并非第一次。
  
  与以往不同的是,经过社交媒体转发、媒体报道,关注吗丁啉的普通公众数量短时间内飞速上涨,被瞬间放大的不仅是信息本身,不少公众已经开始考虑将吗丁啉请出家庭药箱。
  
  根据2015年度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公布的中国非处方药的化学药综合排名,吗丁啉在消化类药品中名列第二,在中国年销售总额达6亿元。
  
  吗丁啉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源于其知名度高,消费者有点胃肠不舒服,习惯性地选用它,且国内尚未监测到其引发的心脏方面的不良反应。一些消化内科医师认为,在摸清患者自身情况、注意药物配伍的基础上,短时间、小剂量服用吗丁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很小。
  
  不过,由于国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本身不太完善,目前没有监测到吗丁啉的严重不良反应,并不意味着风险不存在。
  
  吗丁啉并非救命药,针对的症状为非致命的,而心脏不良反应却有致命风险,权衡风险和收益,值得谨慎用药或者选择替代药物。
  
  风险是什么?
  
  在常庆的记忆中,去药店选购吗丁啉可以直接购买,不经药师指导。“没人主动来说应该怎么吃、吃多少。”
  
  这是绝大多数公众自行购买吗丁啉时的常态。
  
  吗丁啉自1989年进入中国,20多年后的今天,国内医药管理部门早将吗丁啉归为甲类非处方药,并将其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这意味着吗丁啉无需医生处方,但应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吗丁啉有一个更专业的名字——多潘立酮(Domperidone)片,可以缓解因消化不良等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也作为复方产品治疗晕动病。1974年,它由美国杨森公司原创合成。五年后,在瑞士和联邦德国获准上市,商品名正是“吗丁啉”。
  
  然而,因其引发心脏不适的风险,吗丁啉的商业道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受阻。
  
  1985年,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经过为期一年的评估,撤销了已经上市六年的吗丁啉注射剂,仅保留其口服制剂。
  
  2002年起,加拿大卫生部发布过多个吗丁啉引起心律失常等症状的报告,并提出警示性建议。
  
  2004年6月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多次公告称,该药不是合法出售的人用药物,从未批准其上市销售,且拒绝相应的成品药和原料药进入美国,因为“该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猝死,这些都与多潘立酮在血液中较高的浓度有关”。
  
  2014年9月,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也取消其非处方药牌照,只能作为处方药使用。
  
  对于吗丁啉可能引发心脏不良反应的原因,相关研究已有解释。吗丁啉属于受体类药物,它通过与人体中的多巴胺受体2亚型相结合,并激活该受体,促进胃排空。
  
  评价受体类药物好坏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就是选择性。选择性好的受体类药物只和一种受体结合,对其他受体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
  
  吗叮啉的问题出在选择性上面,它在影响胃肠道动力相关受体的同时,也能和心脏中的一些受体结合,并产生作用。
  
  根据相关研究,吗丁啉对服用者心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了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而这类心律失常有时存在致命的可能。
  
  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李长青看来,吗叮啉的危险主要在对心脏的影响,这也是胃肠道动力药物的常见难题。胃肠道相关的不适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不亚于心脏病,但大多不会致命,“可一旦出现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失去生命”。
  
  也有医生选择继续信任吗丁啉。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透露,“我和很多同事一直认为吗丁啉是安全性比较高的药,也是我们在开处方时经常会开的药。”她说,从业近十年,还未遇到因服用吗丁啉引发不良反应的案例,她的同事也没有遇到引发心脏问题的不良反应。
  
  面对近期对吗丁啉服用安全性的质疑,吗丁啉最大的生产商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曾回应称,“基于对现有数据的全面分析,我们相信,在严格遵照说明书使用的情况下,吗丁啉(多潘立酮)是具有较好的获益风险比和良好耐受性的有效药物,并且适宜作为非处方药使用。”
  
  李长青认为,即便吗丁啉引发心脏不适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很小,但与生命相权衡,“这种风险也是不能接受的”。实际上,市面上能够替代吗丁啉的药物很多。
  
  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称,吗丁啉属于促进胃功能药物的第二代,现在已经有了第三代药物,但价格比吗丁啉贵,而且多是处方药,患者不能轻易得到。
  
  这些升级换代的药物的好处是,虽可能引起一般的胃肠道方面的不良反应,但目前心脏方面的严重不良反应很少。
  
  国内为何还在用?
  
  尽管没有出现因服用吗丁啉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没有监管部门的警示,但已有戒心的常庆一家,最终还是决定弃用吗丁啉。
  
  欧美国家多次因吗丁啉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做出规范措施或发布警示。从2007年开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完成了一项对含多潘立酮药物的评估,并据此建议在全欧盟范围内变更其使用适应症,限制其仅用于缓解恶心和呕吐症状,在儿童使用中限制剂量并根据体重谨慎调整剂量;且建议在成人和体重超过35公斤的青少年中将剂量减小至10毫克,每日最多3次,服用不超过1周。这一减小后的推荐用量与国内的获批剂量是相同的。
  
  北大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田宇告诉《财经》记者,在国内,吗丁啉一般是肠胃不舒服了吃一片,不是长期规律服用,同时每次服用的剂量不是很大,它相对是安全的,所以才被广泛使用,“我们在给患者开药时,也会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有心脏病史等情况。”
  
  田宇同时认为,尽管吗丁啉在心血管方面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在中国实属罕见,但来自国外的警示信息,对于消化内科医生以及药师而言,至少有提示意义。
  
  实际上,吗丁啉的滥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止中国一家。李长青介绍,即便在加拿大卫生部发布警示之后吗丁啉用药已经少了很多,但2014年的调查显示仍有三分之一的比例属于非适应症用药。
  
  不良反应监测需加强
  
  对于吗丁啉在中国较低的不良反应率,亦有业内人士指出,除对吗丁啉的推荐剂量较低外,还有一个因素是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不够完善,已经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未能如实统计进来。
  
  针对近年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关于吗丁啉的不良反应报告数据监测结果,《财经》记者向CFDA进行咨询,尚未收到回复。
  
  不良反应报告是发现药品安全风险的重要依据。
  
  2016年7月,CFDA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显示,2015年,全国不良反应报告139.8万份,较2014年增长5.3%,其中,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39.3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28.2%。
  
  “新的不良反应”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标准是每百万人口报告表数400份至600份;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不低于30%。
  
  在美国,约九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来自制药企业。国内的不良反应报告占比最多的是医疗机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也坦承,因漏报、填写不规范、缺乏详细信息、无法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原因,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收集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在中国和很多已批准使用吗丁啉的国家,立即禁用并不现实,因此在用药时需要谨慎。
  
  警示的目的就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因为吗丁啉针对的症状为非致命,而心脏不良事件却有致命风险,所以用药更应非常谨慎。
  
  李长青还认为医务人员要充分了解吗丁啉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他说,“医生提前告知病患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可以避免一部分不良事件发生之后的纠纷”。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407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供应链金融迎来政策契机,行业发展潜力

2016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详细]

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无人机的发展和使用已有超过90年的历史。经历了20世纪漫长的萌芽期和酝酿期之后,无人机...[详细]

养生保健将达万亿规模,国内外企业群雄

养生保健的概念在国内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最早可以追溯至管子的“养生”之说,而后儒道两家推崇的修身养性、饮食有...[详细]

我国文化产业面临重大调整,产业链布局

2016年,我国经济步入转型时期,GDP增速放缓,文化产业作为转型时期的支柱产业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加速发展。我...[详细]

汽车改装政策逐步放宽,千亿级市场即将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并由此提升了国内汽车改装的需求规模。一、我国汽车...[详细]

美容连锁品牌快速扩张,美容发展潜力巨

我国美容、美发业已由单一的理发和简单的护肤服务演变成了涉及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器械、美容教育、美容媒体、美...[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