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团队创新性的将传统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铜箔、铝箔集流体替代为可大面积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并实现了电芯本体的柔性,且弯折过程活性物质不易脱落。经不断改进创新,柔性电池即使在卷绕状态或者进行上万次的反复弯折下,性能也没有任何降低。另外,中心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驱动为指导,通过与联想创新研究院合作,实现了柔性电池在智能手表表带、夜跑警示腕带中的应用验证,实测各项数据都已达到实用化要求。
下一步,中心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适应智能可穿戴设备形态多样性,满足对电池容量和稳定性更高的要求,研发能够适应各种外形的异形柔性电池,并在开发具有更高比容量的活性材料和高离子电导率的非液态电解质、构筑新型柔性电池系统等方面进行原始创新,推动国内柔性电池技术不断提升,为开拓可穿戴设备市场提供坚实的保障。
智能可穿戴设备应用领域涵盖了健身与健康、医疗与保健、工业与军事以及信息与娱乐等,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成为消费电子的热点。产业巨头也已经开始布局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极为迅速。据市场研究机构IDTechEx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美元,到2026年将达到1500亿美元。当轻量化、小型化成为关键的竞争点,柔性电池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将是智能可穿戴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和市场成熟期的重要一环。
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物联网时代,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消费者物联网化的依托。在实现功能创新的同时,电池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柔性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可弯折性,可以有效利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无效”空间,解决电池续航能力问题。
- 两面针陷多元发展死循环 牙膏份额不足1%
- 沙特能源大臣称:沙特无需“满负荷”产油
- 北京92号汽油升至6.05元 加满50升将多消
- 汽柴油价格每升或再涨近2角 年内涨幅最大
- 本周四油价或迎“两连涨” 幅度系年内最大
- 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年内出炉 配套文件正制定
- 中国石油守住盈利红线 中海油巨亏逾77亿
- 中国石油上半年净利降逾九成 油气市场需求低迷
- 美媒:中国7月份成品油出口飙升 领先亚洲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