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清认为,CPI同比较上个月下降,主因去年7月CPI环比高基数,不代表CPI将趋势性下降。2015年7月CPI为2012年以来最高值,明显超越季节性。由于CPI同比等于最近12个月CPI环比连乘,去年7月CPI环比高基数会导致今年8月CPI同比下降。同样由于基数原因,9月CPI将重新回到2%之上。
邓海清指出,关注蔬菜价格和猪肉价格的分化。6月蔬菜和猪肉价格均下滑,是导致市场预期未来CPI趋势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邓海清表示,关注非食品价格连续超季节性。CPI非食品价格超季节性上涨,可能与原油价格上涨、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有关,另外也可能与6月份之前非食品价格弱于季节性有关,是对过去非食品价格偏弱的修复。对于未来需要进一步观察,如果CPI非食品连续超季节性,则未来CPI同比上行压力较大。
因此,无论是上半年的“滞胀论”,还是下半年“通缩论”,都是杞人忧天。
邓海清认为,事实上,短期CPI下降并非趋势,而只是基数效应的变化。
对于货币政策而言,CPI在1.5-2.5%区间波动是非常适宜的,中国央行既不该加息也不该降息,央行货币政策没有理由因为CPI短期波动百分之零点几而大惊小怪。就年内而言,CPI中枢将在2%左右,高于2015年的1.5%,因此没有降息的可能;但是,年内CPI高于2.5%的可能性也并不大,因此货币政策收紧概率也不大。
- 邓海清:CPI、PPI环比上升比短期下滑更需要
- 韩和元:楼市泡沫影响社会经济 抑制资产泡沫势在
- 牛文文:创业最好找个导师 这样可少走很多弯路
- 周其仁:不能按照市场份额来判断是否构成垄断
- 夏斌:守住底线 正视调整中的风险和损失
- 韩会师:三大因素叠加导致人民币中间价雷声隆隆
- 李稻葵:中产收入陷阱比中等收入陷阱还要可怕!
- 刘世锦:房地产投资历史需求峰值已经过去
- 马光远:反垄断机构应干预滴滴优步两者的合并案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