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政策和汇率,是上周风险市场的焦点。安倍晋三带领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大获全胜,夺得了可以主导修改和平宪法的三分之二票数。不过除了票数外还需要民意支持,才不至于在修宪后被选民唾弃,所以安倍再次打出振兴经济的牌,有报道指日本政府在下周会推出28万亿日元的财政刺激。在此背景下,市场对上周五日本央行会议抱有很高的期待,但是实际推出的政策内容却不令人满意。其实日本银行手中没有什么牌可以打。它几乎已经买下了整个日本政府的债券,没有巨额JGB新发行,BoJ就没有进一步QE的空间。之前出台的负利率政策,未见带起企业投资,却给银行利差构成沉重压力。日本央行只能在购买资产的种类和年期上作文章,这次的主打便是扩大ETF权重。不过购买股票ETF,既冒着市场风险又有干预市场之嫌,做得过火的话政治反弹可能很大。通过购买境内美元来提高美元成本、抑制日元升值一招,在资本自由流动的环境下难有作为。笔者认为,不是黑田东彦不想干,而是他有心无力,唯有突破政治掣肘后,才可能有货币政策的新招。日本在可预见的将来需要财政政策主导,已经巨债缠身的政府依靠发行永续债来搞扩张的政治意愿有多大,只有时间可以给出答案。
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环比折年率为1.2%,远远弱过分析员的预测中值的2.5%,上半年的增速合在一起只有1%。美国的消费形势大致符合预期,但是民间投资则令人失望,库存清理进一步拖累了增速。商业投资已经连续三季萎缩了,能源业的衰退是主要原因,不过其他行业也不景气,连过去比较强劲的房地产投资也下降了(2010年来最差)。增长数据是滞后指标,对联储决策影响不大,不过市场会降低对今年加息的预判。笔者相信,去库存不会持续多久,按揭业务会受到低利率的刺激,带动房地产投资回升,美国经济在下半年有改善的空间。但是民间投资了无起色这个痼疾让人担心,加上海外增长动力在进一步钝化,相信联储需要观察更长的时间才会重新启动加息程序,回落的通胀趋势也给了货币当局更大的回旋余地。除非就业市场突然大放光彩,笔者维持今年联储不会加息的判断。
- 陶冬:日本银行不作为 美国投资缺少动力
- 史蒂芬-罗奇:经济学界没有完全领悟全球化内在问
- 李建华:网约车合法化 像中国这样开明的并不多
- 李铁:若不去除老旧政绩观 智慧城市建设反会浪费
- 李迅雷:货币泛滥下 房价与物价为何背道而驰?
- 李铁:企业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应超过地方政府
- 杨凯生:互联网金融创新要控制好“试错成本”
- 廖岷:科技金融是打破制度刚性、结构刚性的重要力
- 高秦伟:网约车新规未来实施的三大难点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