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频现成为2016年房地产市场的一大特点。即使在部分热点城市今年3月以来采取多种措施抑制土地市场过热、房价上涨过快,开发商拿地热情依然高涨。一是数量惊人,机构统计,上半年全国50个主要城市出现了200多宗“地王”,这些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首次突破一万亿元。二是相对集中。这些地王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三是“面粉贵于面包”。不少地王的楼面价已超过在售楼盘价格,以至于不少开发商惊呼土地市场泡沫化严重。
地王泡沫对楼市去库存有害无益。一方面,开发商大多通过“加杠杆”方式拿地,财务成本较大,一旦楼市风向变化,将有资金链断裂风险,严重者可能影响金融体系安全。另一方面,地价上涨迫使开发商主打售价更高的豪宅产品,在影响普通住宅供给结构的同时,还带动相关区域房价“被豪宅化”,加速推动地价与房价上涨螺旋,催生房价泡沫。此外,地王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使得楼市“虹吸效应”进一步发酵,加剧了楼市区域分化格局,三四线城市库存难以有效下降。
目前,去库存仍是楼市主要任务,不能忽视地王泡沫的负面干扰,需要进一步深化因城施策的差别调控。本轮楼市上涨既有“资产荒”格局下房地产投资价值驱使因素,更是货币信贷较宽松的“水涨船高”使然,居民在住房信贷领域“加杠杆”迹象明显。去库存不能简单依赖加杠杆,这需要差别化调控的细化。居民部门的信贷收紧可能会从限购城市进一步扩展到热点二线城市。此外,对开发商的资金运用也可能加以规范、限制,这从上市房企再融资资金不可用于拍地的传闻可见一斑。
去库存主基调下的差别化调控,不能忽视税制改革、收入增长、人的城镇化等顶层设计优化。房价上涨的基础应当是居民收入增长,居民增收一方面受益于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一方面受益于税制结构优化。当前,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方案仍未出台。同时,在总结房地产税试点经验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优化房地产领域的税费改革也有待顶层方案出炉。
此外,房地产市场是区域性特征明显的市场,差别化调控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地王无疑可大幅增加当地土地出让收入,推高地价也是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政绩”冲动,如果各地落实政策不力,则将使差别化调控效果大打折扣。在加强相应督查、追责的同时,更要将差别化调控放在人的城镇化这一大主题之下,改变以行政级别配置资源的城市、城镇发展模式,更侧重市场手段引导资源自由流通,使人口、资金更多地流向社会保障、医疗、养老、教育等软资源更发达地区,避免三四线城市再走房地产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的老路。
- 北京青年报:房地产税可能比预期来得更早
- 专家:楼市经历短期阵痛 长期向好
- 评论:房地产去库存别忘记防泡沫
- 需抑制资产泡沫出重手 房地产再融资严禁买地及还
- 八点论怎样刺穿楼市泡沫
- 地王助攻上半年土地出让金达到1.4万亿 房价还
- 为何加拿大的降房价政策真正有效
- 下半年房地产调控可能分化 一二线或将收紧房贷
- 长短并举化解了“地王潮”风险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