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P2P平台运营报告,可信度有几分?
2016-7-25 14:45:4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不可否认,运营报告透露的部分有用信息有利于投资人了解平台现状和发展,但是部分数据失实、残缺,甚至有些报告忽略风险,刻意做出“漂亮”的数据表现,投资人很容易被P2P报告弄得不知所云。
那么,P2P运营报告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到底有几分?
卷首语
卷首语通常连篇累牍,看上去都是一些“漂亮话”,其实可以透露出平台的“小心机“:
如果是平台的自述,那么,很容易看出平台负责人是否有真材实料,是对于未来只会“画大饼”,还是真的能够有所作为?
如果是政策解读或行业展望,那么,就能看出这家平台的深度,肤浅的陈词滥调会给平台大大减分。
如果语病、错别字、漏洞百出,小编认为这样的平台基本可以被KO掉了。
逾期、坏账率
可以说逾期、坏账情况等信息,是投资人判断一家平台风控水平、盈利能力、资金流动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小编认为,P2P平台公布的逾期、坏账率可信度不高,原因有二: P2P坏账界定标准呼之欲出 粉饰坏账难以持续
一,P2P网贷行业内对于贷款风险衡量的口径都不一致,并没有清晰的界定标准; P2P坏账界定标准呼之欲出 粉饰坏账难以持续
二,即便是在风控实力如此之强的银行,难免也会有意外,但是,目前公布的P2P网贷平台数据表现普遍优于传统商业银行贷款质量,这难免令人心存质疑。
平台公布的数据偏小,可能是由于统计口径有问题,也可能是因为采用了垫付模式而不计入风险统计,同样,还有一些数据的准确度难以令人信服。
因此,小编认为逾期、坏账率对于投资决策没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风险保证金
一般P2P网贷平台公布的运营报告中,都会说明风险保障金使用情况。但是,小编提醒投资人,切勿被P2P平台提出的风险保证金模式迷惑了双眼。
风险保证金只是平台增信的一种手段,法律并没有强制规定,平台可以标榜这种模式,同样也可以宣布模式无效。风险保障金所有权属于平台,出现问题时,是否偿付、如何偿付,都由平台说了算,投资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平台的信誉上。
另外,很多平台的风险保证金账户情况并不透明,很难验证,账目明细无明显公示,额度及真实性均存疑;
因此,关于运营报告中所说的风险保证金情况,参考价值也不是很高。
成交量、投资人数
成交量、投资人数的变化反映了P2P平台的发展速度,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对投资的参考意义并不大。
首先,投资人很难验证网站上挂出信息的真实性,网站想修改这些信息是很容易的事情。
另外,拆标是一种常见的增加成交量的方法,比如一个12个月的标,可以用自己的资金提前贷给借款人,然后再将这个标的拆成1个月期限的挂在网上,不停循环。
和成交量一样,不能把平台的“人气”与“实力”划等号,在烧钱营销的过程中,人数无法证明什么。
平台大事记
很多平台喜欢标榜自己的获奖情况、荣誉称号等,其实头顶多少荣誉光环和平台是否安全没有直接关系,重点看的是和风险相关的战略动作,比如重大的战略规划调整或技术上的突破等。
平台大事记是一个对过去的总结和展示,需要展示的是干货,虚头巴脑的荣誉、称号并不能构成投资的决策。
既然运营报告是平台自主编写的,那就很难脱离“自卖自夸”的嫌疑,就像每个人的自我介绍,不会指出缺点和不足。所以,投资人该如何看待运营报告?可以信,但是不能全信。
- 盘点:P2P新手投资不可不知的理财技巧
- 投资理财中的这些矛盾行为 你中招了吗?
- 股票和现金谁值钱? 你该如何做好资产配置
- 不投资就是最“稳妥”的吗?别太天真了!
- 微信朋友圈的那些骗钱手段 你该怎么防?
- 眼前的利益or长远的利益,决定了你是穷人还是富
- 从月入5000到年薪百万 你要“熬”多久?
- 月入近2万但支出不少 如何实现买车投资两不误?
- “国家队”进军移动金融市场 对抗微信支付宝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