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华润啤酒公告称,将以每持有3股股份获发1股供股股份的标准,向股东发行8.11亿股,按认购价每股11.73港元,较其前一日收市价折让30.76%,筹集约95.14亿港元,用于收购全球第二大啤酒企业英国南非米勒发布公告,称与母公司华润集团签订协议,华润集团将收购华润创业全部非啤酒业务,总价为280亿元。
2015年8月底,华润创业将零售、食品及饮品三大业务出售给母公司华润集团,其中包括华润万家和怡宝等知名品牌。此后,华润创业更名改为华润啤酒,专注啤酒业务。
而此前,华润啤酒有高管对外表示华润集团承诺会提供100亿元贷款额度用作未来发展及收购,资金主要用于收购内地啤酒同业。
据华润雪花官网消息,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经营超过95家啤酒厂,旗下含雪花啤酒品牌及30多个区域品牌,共占有中国啤酒市场23%的份额。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正在对华润的这起收购进行反垄断审查,北京工业大学经济法学教授聂教红告诉记者:“华润掌握51%股权,已经实质控制该企业,而这一收购,并不对华润雪花公司业务进行改变或调整,不存在触犯反垄断法的情形。”
华润啤酒也表示目前没有看到障碍问题,团队很乐观,有信心完成收购,若今年完成收购,那么收益将会在明年体现出来。
不过王智斌告诉记者:“华润雪花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很大,母公司华润啤酒和华润雪花将来并购其他企业时,会受到政府反垄断审查,并且商务部不允许其并购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华润啤酒和华润雪花将来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寡头地位或损害其他企业
2015年11月,百威英博宣布,以约合1055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SAB米勒,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啤酒公司,SAB米勒排名第二,双方在中国啤酒市场累计占比高达40%。此项合并交易将面临反垄断审查。所以,南非米勒则持有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华润雪花49%的股权,将雪花49%的股份出售,有利于中国政府通过反垄断审查。据百威英博总部发给记者的邮件显示,目前19个地区已经审批通过百威英博对米勒的收购,预计继续交易在2016年下半年完成。
啤酒专家方刚告诉记者:“华润完成收购后,将和合并南非米勒后的百威英博成为国内两大啤酒巨头,形成双王格局,百威英博与华润雪花成为竞争对手,其他大型企业如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嘉士伯等成为第二梯队,形成‘2+3’格局。”
王智斌分析称,但市场一般当少数企业具有垄断权力之后,就会形成一种寡头垄断的格局,从而会利用垄断权力来限制其他同类企业竞争,造成对其他同业不利的局面,最终给消费者利益带来损害。雪花在国内主要是发展中低端产品,最近几年啤酒的行业中,其他中低端品牌受的冲击非常严重。若不是啤酒地域较强,估计会有非常多的企业破产。
记者据各公司产销量计算,雪花啤酒2015年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5%,青岛啤酒的市场份额为18%,百威英博是15.8%,燕京啤酒为10%,嘉士伯为7%,五家公司并称为中国啤酒业五大巨头,占有中国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不过雪花啤酒除了在国内受到反垄断法的限制外,还同样面临着进口啤酒的冲击。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刘员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啤酒企业受到进口啤酒的冲击越来越明显,我国啤酒一直打价格战,以低端啤酒开拓市场,但现在高端进口啤酒销量井喷,受到消费者欢迎,对国内啤酒企业冲击效应会逐渐显现。”
- 海底捞底料业务上市 营收两年将涨168%
- 必胜客二季度同店销售下滑11% 再度拖百胜中国
- 贝因美下调半年报业绩预期 预计净利预亏逾2亿元
- 麦当劳变革菜单全面更换食用油 尚不确定产品未来
- 华泽集团剥离不良资产 已转手太白酒业
- 85度C华北市场扩张陷入停滞:淄博郑州接连关店
- 茅台发声明否认涨价 强调价格自然回升
- 五粮液被传下半年每瓶提价50元 高层称价格由市
- 呷哺重金打造中高端新品牌“湊湊” 未来单独上市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