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盘提价风波不断
近日,保利置业上海翡丽华庭遭到投诉,消费者在认筹该房源后,遭遇保利置业退筹。同时,该项目拿到销售许可证后8个月尚未开盘,涉嫌捂盘惜售。同时,消费者还举报,在6月14日,该项目开盘后却向消费者再次索取40万元装修费用,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和质疑。
严跃进分析称,对于软装费用而言,如果是统一收取且没有说“多退少补”的字眼,那么基本上是违规的,换言之,就是一种变相涨价的做法。
专家表示,敢冒如此风险捂盘、加价的行为,无疑是背后的利益驱使。就在不久前,项目周边上海松江泗泾接连出现两块地王,溢价率超过100%,楼面价超过了翡丽华庭销售价。由此,保利置业希望借地价上涨来带动房价,以追求项目利润。
业绩表现平平
作为保利集团在香港上市公司,保利置业与同属保利集团的保利地产相比,业绩近年来表现一般。
7月11日,保利置业对外公布的公司业绩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上半年合约销售额为170亿元。对比2015年上半年的合约销售额145亿元,保利置业2016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7.24%。这在上半年楼市大热的市场行情下,与房企超过30%的平均增长率相比实在有点寒酸。
实际上,去年保利置业的业绩基本可以反映其近年来的表现。据统计,2015年保利置业各项指标下滑明显,全年收入249.33亿港元,同比2014年的285.09亿港元下降12.5%;毛利28.69亿港元,同比2014年的56.47亿港元下降49.19%。
有机构人士分析,某种程度上,保利置业受制于与保利地产的潜在重组整合,也让公司在近两年的发展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争夺整合话语权?
实际上,保利置业与保利地产的体系内整合一直在市场上流传,但合并方案似乎一直难产。相反保利与体系外中航工业的整合却推进顺利,此前中航已发出公告宣布停牌。
有分析认为,对保利地产而言,保利置业作为保利体系内的兄弟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盈利能力与之都不可相提并论,似乎已成嘴边肉,并不急于吞掉。相反对已经错过上置和中信的保利地产而言,外部并购才可解燃眉之急。
有消息显示,目前保利集团北京总部正在牵头进行两者整合研究以及方案的制定。但由于涉及A股和H股两地资本市场,目前整合方式和解决代价具备相当程度的复杂性,想要迅速推进双方整合不太现实。
但相关人士透露,实际上,保利内部整合推进缓慢可能还与双方整合后的话语权竞争有关。
“保利地产表示,公司的发展黯淡不少,但同样拥有较大土储和布局规模的保利置业绝不会甘于成为板上鱼肉。”上述人士进一步分析。
- 一家拥有中超俱乐部的房企是如何玩转欧洲杯
- 北辰实业回归主流遇挫 已错过一线房价快车
- 保利置业捂盘退筹 上海项目捂盘8个月后被指变相
- 红岭创投“卖房”背后有玄机
- 恒大半年报:恒大北京公司销售超150亿 完成年
- 合景泰富激进拿地引质疑:斥资113亿夺三地王
- 保利置业捂盘8个月被监管 加收40万软装费被疑
- 绿地陷入窘境:23座摩天大楼处于未建、缓建状态
- 碧桂园“约架”万科恒大 率先上调合同销售目标3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