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一个充满着爱国主义情怀、散发着传统正能量的节日,在这个孩子的眼里,竟然被扭曲成了“吃、喝、玩、乐”的一段快乐时光。这该是怎样的一个悲剧!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然而,近年来,我们的学校、父母和家长在对学生、孩子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总是停留在机械式地喊喊口号,做做样子,搞搞形式,忽视了追根溯源、客观实际地对学生、孩子们进行具体、形象、入脑入耳的爱国主义教育。倘若屈原地下有知,他的一腔爱国情怀仅仅是给他的后代子孙们带来些吃、喝、玩、乐等等毫无意义的感官享受,不知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又当作何感想?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却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一些本来很能鼓舞人心、激励情怀的爱国主义英雄人物渐渐成为下一代孩子们眼中模糊的背影。这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深度反省!无独有偶。笔者最近一次的偶然调查中发现,相当一批90后的大学生竟然不知道杨靖宇、赵尚志、欧阳海、罗盛教等等曾激励过几代中国人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反而对时下的一些歌星、影星、别出心裁的网络“达人”耳熟能详,这种现象着实令人扼腕长叹、不知所言。长此以往,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何以延续?我们民族的正能量精神何以弘扬?我们国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何以传承?
无论是无意的遗忘,还是刻意的回避爱国主义英雄都和数典忘祖的行径别无二致、如出一辙。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志力决不能因为现在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变化,而出现了本质性的裂变,甚至产生精神上的懈怠。艾叶黄,粽子香,屈子精神永传扬。让那种只见粽子,不见“屈原”的段子彻底终结吧,因为屈原永远是中国人爱国主义教育和传承中的一盏明灯,不断照亮着一代代中国人前行的路。
- 俞平康:居民部门没有太多空间加杠杆
- 光明日报:公共设施商业化应设有边界
- 洪磊:资管行业供给侧改革“五步走”
- 万科之争对监管转型必然性的考验
- “以房养老”试点困境的多重解读
- 花旗:英国脱欧对中国经济下半年的影响最多是0.
- 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下半年可望保持平稳增长
- 扩大文化消费提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 “中国神游”重组事项尘埃落定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