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2016中国购物中心与时尚零售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在论坛上表示,目前电商的市场份额已超过11%,增长速度也是两位数,但是电商的发展已经显示出疲态,增速在逐步下滑。相反,实体零售,特别是购物中心这些年一直在如火如荼的发展,购物中心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消费首选地。
他称,根据该协会和世邦魏理仕合作完成的2015年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和今年该协会“金百合奖”参评企业的数据,在过去的一年报告所覆盖的中国最重要的17个大城市的购物中心总计接待了大约10000亿人次的消费者。“购物中心不仅要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还要满足人们休闲、体验和社交的需求,还要通过多样化的生活方式的展示来引领消费,创造需求。”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连锁品牌与购物中心合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万达金融集团总裁曲德君表示,零售企业的经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各行各业都在快速的与互联网相结合,寻求行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实体商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虚拟与现实结合,现场与临场共享,将会极大的提升行业发展空间,拓展实体商业的经营渠道,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这必将是行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增加实体商业体验消费的比例,已经成为实体商业的发展的趋势。他称,在近两年开业的许多购物中心当中,增加了体验感强的主题街区、概念店等业态和品类,都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果。
进入新消费时代,年轻一代渐成消费主力,他们更追求品质、品牌和品位,购物中心需转型创新。北京新燕莎商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杰表示,现代消费者需要一个平台享受生活,感受新概念、新潮流,购物中心恰恰就是这样的平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情景氛围,包含所有的生活、社交元素,提供消费者愿意与朋友和家人分享时光的地方。此外,作为百盛与衣恋集团合作的项目,上海市百盛优客城市广场实现了传统百货店向城市奥特莱斯的转型。中国衣恋集团 THE ELAND GROUP 董事总经理梁逸喆称,“去年开店时,年轻消费者的比例不到10%,如今已占比近90%,消费额大幅提升。”
- G20贸易部长会啃下硬骨头:为贸易投资建立新规
- 英媒称非洲经济陷入萧条生意难做 在华批发商陷困
- 广东惠州电商预售荔枝普遍亏本 每单最少亏20元
- 中国生产的城铁车辆首次出口非洲
- 2015年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减至5.5万个
- 中企对外承包遭外商集体价格“合围” 业内人士支
- 情系陇原:带来投资伙伴 带领陇企走出去
- 海外多国政商冀甘肃“做媒”促进地区间合作
- 全国最大的自贸区直营店落户北京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