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中国零售业进入并购整合的高峰期

2016-6-28 10:48:1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是否对武钢、宝钢昨日宣布的重组感觉“熟悉”,这两家国有钢铁巨头的整合就是过去一年,市场热议的供给侧改革在具体行业的“完美体现”。

  通过对产能、库存的整合,商品市场价格能得到一定控制和提振,同时,也不至于造成更大范围失业情况出现。

  中国零售业也正进入一个行业整合的高峰期,钢铁业的“先动一步”有望在中国零售业中逐步体现。

  货币政策有利于行业整合

  从了解到一些市场情况看,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零售业在2016年下半年,将步入业务整合调整的高峰期。

  有三个因素会助推这一进程。

  一是,宏观经济层面。货币政策正“有限度的宽松”,这就形成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是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在下降,或增速下滑;一是货币供给在增多,但又未“大水漫灌”。这将区别于“4万亿”时代——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轻易获得资金。

  这个时候不整合,还能做什么事呢?

  二是,行业发展层面。由于整体市场增速在放缓,由此而来的问题是,想象空间没有了,成本压力、业绩压力却在持续提升。减少竞争、稳定价格、行业内各自抱团取暖,就会成为重要、优先选择。

  三是,产能过剩。一方面,零售上游供应链层面因产能过剩正在整合,随着整合进程的加速和市场集中度提升,必然对下游零售业有传导作用。上游供应商规模扩大带来的议价权提升,以及商品供应的“同质化”、“同类化”,会倒逼零售商谋求规模、议价权提升。

  另一方面,零售的商业物业资源面临供给无序的现实,比如,国内一年新开业的购物中心就近千家,产能过剩问题比较明显。

  从全球商业发展史看,产能过剩后,会迎来行业整合。

  《商业观察家》认为,整合时机已经来临,那些有能力获得资金的企业可以借此整合市场,而没有足够资金能力的企业则能在货币供应“充足”的当下获得“退出”通道。

  行业整合的三个逻辑

  从《商业观察家》的了解情况看,许多企业认为眼下是整合市场的好时机,无论是主要经营大卖场业态的物美,还是经营小业态的天福等都有相关“表态”。

  一些企业则明确表示,正在关注一些项目,能否成行看具体谈判进展。比如银泰商业等。

  还有一些企业则表示“不排除”并购整合市场,如王府井等。

  总体来看,《商业观察家》梳理了零售业整合的三大方向。

  一、“区域为王”策略驱动

  中国线下零售企业目前似乎都在做同一件事,区域密集布局。

  这种“区域为王”的市场策略是有必要性的。首先,市场布局如果分散,缺乏对区域市场的“支配性”掌控,那么,受电商等冲击的压力更大。区域密集覆盖在成本端有明显贡献。

  其次,B2C电商基本形成阿里巴巴、京东两家“赢者通吃”局面,他们赖以“支配”市场的主要手段,其实是对线上流量的掌控。当下市场流量成本过于高昂的现实,则宣告了其他市场主体进入B2C市场的机会点已经没有了。

  这对于线下零售业而言,具有很大启示作用。线下商圈商业物业的租赁成本可以对标为线上的流量成本,每一个物业的租赁价值也都是基于该位置所能吸引的具体人流。因此,能对区域市场,乃至区域商圈的“流量”形成“支配性”掌控,并拉升准入门槛,实际也将形成对其他竞争者的“阻碍”。

  最后,通过线下的“流量”掌控,开展基于门店的O2O电商业务,线下零售商能借此“反攻”B2C电商。O2O全渠道理论上可以实现区域市场内的消费闭环效应,当消费者习惯于某个线下零售商提供的服务、商品、会员权益时,那么,在他们想使用便利的网购渠道时,他们也很可能会想到通过线下零售商的O2O平台来实现。

  但这种消费闭环效应产生有赖于线下零售网点的足够密集和覆盖。

  “区域为王”策略会驱动各区域市场内的企业间整合。

  一是单一业态的横向整合,《商业观察家》注意到许多零售企业2016年的市场策略,包括开店策略,都是基于提升强势市场区域的门店密集度。

  二是多业态密集分布,消费场景全覆盖。

  比如做大卖场的纷纷在区域内发展便利店、社区中心业态。一些百货零售商也表现出了对食品业务的兴趣。

  二、流量掌控策略驱动

  零售是针对消费者个体的“商品服务”。

  所以严格意义上讲,零售是不分线上与线下的。线上与线下绞尽脑汁所做的都是低成本找到用户,并将商品出售给他们。

  那么,在线上渠道市场增速减缓、新用户越来越难获得,及线下渠道年轻用户大量“流失”的当下。市场会有何种变化?

  1、线上平台间会寻求整合合作,比如卖化妆品的可能会想跟卖服装的“勾搭”,主营低频消费商品的则想与卖高频商品的平台“联系”。

  2、线上线下间的渠道合作整合,成为趋势。

  线上线下都需要获得新的流量,而目前线上线下的流量构成存在互补。

  由此,从大型零售企业层面看,类似于京东与沃尔玛的合作会成为普遍现象。行业内的“站队”现象将更明显。

  而从中小体量的零售企业看,类似于果多美“表态”在谈收购一家生鲜电商的企业正越来越多。

  三、国企整合逻辑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零售业,主要是线下零售业的市场主体构成,相当一部分为国有控股企业。比如,在上市公司中,有4成左右企业为国有控股企业。

  所以,当钢铁业的重组发生之际,这对于中国零售业会有何种启示?

  国企改革必然启动,因为市场环境日趋严峻,国企间的业绩、债务表现也不能“幸免”。由此,所谓的“既得利益障碍”首先是建立在有“利益”的基础上。

  供给侧改革则预示了方向,供给侧改革的正面是减产能,减库存,提升产品价格。背面则是要防止大规模失业潮出现。因此,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会是横向整合重组。

  从零售业特性看,国企间的整合将可能首先表现为区域整合。

  国有零售企业当下的主要竞争优势是,掌握地方商业资源、线下“流量”入口。

  但问题是分布分散,各个企业、系统都有一块,以及随着城市商业资源供给的持续扩大,国企原有商业物业资源的价值面临稀释。

  由此,要稳定,及提升国企价值和盈利能力,就会基于区域商业物业资源的“支配性优势”这一条线推进。减少区域内竞争,提升议价权。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577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电影“IP+”构建文化娱乐新生态圈

文化娱乐内容持续IP化:纵观2015年,整个泛娱乐领域内最热的主题即是“IP”。IP是英文“Intellect...[详细]

手机游戏市场潜力巨大 游戏体验越来

电脑游戏仍然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已经逐渐停止增长,而手机游戏却刚开始腾飞。2015年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超过400亿...[详细]

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测序带来的千亿大产

新一代基因测序可以高效地构建大样本量的基因组数据库,结合个体的基因组数据库,结合个体临床数据进行解读可以实现基...[详细]

科技巨头发力人工智能 将掀起新一轮科

2016年3月,谷歌的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网络戏称“阿尔法狗”)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的五轮激烈的较量,...[详细]

山东“非法疫苗事件”后,医药冷链行业

2016年3月,“未经冷藏的数亿元疫苗流入18省”的疫苗案引起举国上下关注。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有9家药品批发...[详细]

国内智慧医疗行业风起云涌,移动医疗市

在“全民大健康”时代背景下,智慧医疗不仅是将医患、医务、保险等各医疗组成部分信息互联起来,更是优化医疗健康服务...[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