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CNN,BuzzFeed三巨头为何最受数媒平台欢迎?
2016-6-28 10:44:1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只有一小批高知名度的内容供应商,拥有数字媒体平台的“黑卡”待遇:他们会被召集来帮助创建、测试新的功能,并在功能上线时也会率先推送他们的内容,令他们有更多时间去调试和学习。三个毫无争议的平台宠儿分别是《纽约时报》、CNN和BuzzFeed。他们都会被包括脸谱即时文章、谷歌加速移动网页(AMP)、Snapchat发现频道等各种各样的平台定时抓取、推上头条,据报道,为脸谱网制作现场视频,则是其中最高薪的途径。三巨头都拥有自己的观众(所有都是根据每月直接流量算出的顶级新闻用户),也拥有可供备用的各类资源。
“你去三巨头那里体验一把,就能明白,规模和质量一定程度上是相关的,这也将导致资源会在此聚集。”曾在NPR(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BC News(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以及推特担任过新闻主管,现在媒体公司工作的Vivian Schiller,这样说道,“所以问题是,当你离开了那个大环境,也就意味着你离开了本地媒体。”
一些内容供应商抱怨,因为脸谱网与《纽约时报》合作,越来越少的读者能看到其他媒体的内容,自己这里的热线电话连一个打进来的都没有。这让人们越来越怀疑,越是巨头,越能得到网络算法的青睐,尽管一些内容供应商坚信,平台只是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来挑选,而自己将致力于提高整个媒体生态的质量。
这三巨头都有哪些独门秘籍,能让Facebook花钱请他们来玩,还贡献出最新功能、最佳条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BuzzFeed:互联网江湖,唯点击量不破
这家能让新闻病毒式传播的内容商,是脸谱网付费最高的对象,他们拿到了脸谱网310万美元来为平台制作现场视频。这家公司也是首批进入脸谱即时文章、谷歌加速移动网页项目的九家内容商之一。当其他内容商其后才陆续入驻、然后不情不愿地将他们的文章直接发布到平台上时,BuzzFeed就已经能得心应手地让分布式媒体核心听从自己的安排了。BuzzFeed目前拥有30个不同的媒体平台。在视频领域,BuzzFeed已经是毫无疑问的巨头,无论是其观点还是行动,都能排进顶尖媒体的序列。这也给脸谱网以显而易见的理由来押注于它。这一切,以及BuzzFeed对什么能使内容病毒式传播的理解,都让它比其他内容商高出一头。(BuzzFeed对此拒绝置评。)
CNN:勤能补拙,多发文、常联络、聚人心
在平台这方面,CNN花费了大量资源:它有一个大约25人的小部队,定期与平台接洽,并且还有更多的人不定期与平台互动。在创建新闻平台方面,CNN几乎押上了自己全部的赌注:他们建立了一个由Mitra Kalita带领的分布式内容团队,现在已有12名成员,并且还在继续扩张。根据Tow Center的分析,相较于其他知名内容商,CNN在平台上会发布更多的讯息。这些努力带来了好处,CNN与Snapchat正展开合作,在app登陆Snapchat发现频道前,这一合作关系将至少保持六个月,CNN也与苹果公司、脸谱网有着测试计划。据报道,CNN是脸谱网在现场视频方面付费第三高的内容商,仅次于BuzzFeed和《纽约时报》。CNN也是第一批登陆Snapchat发现频道、脸谱网机器人消息平台的内容商。
“CNN能代表世界人民的那些东西,也就是各个平台需要、想要的核心,”Meredith Artley,CNN的全球新闻总编,这样说道,“我们以视频为中心,我们是真正的全球化、多屏幕运作,这一点,其他传媒机构都做不到。”
《纽约时报》:从印刷转型数字,独特经验无可替代
《纽约时报》仍然在摆脱其“以印刷为中心”的历史印记,但会与大家分享他们在数字化上的各种失误与探索。根据Tow Center的调查分析,在一周内,《纽约时报》在平台上发布的内容,是CNN的一半左右。但是它仍然是世界闻名、首屈一指的新闻品牌。它也配备了视频,刚为脸谱网的直播频道配备了七名员工,据说从脸谱网那里领到了300万美元来创建视频直播,仅次于BuzzFeed。
《纽约时报》总是能在早期就接触平台,这让它对即将到来的趋势能有领先的视野,也有机会影响随之而来的商业模式,主管时报产品和技术的执行副总裁Kinsey Wilson如是说。与脸谱网合作,《纽约时报》能像其他内容商一样,在即时文章的推送中寻找更灵活的盈利方法,而脸谱允许这么做。在AMP项目上,《纽约时报》也每日与谷歌保持联系,确保AMP能满足内容商的商业需求,这可能是时报与主要平台所保持的最密切的联系了。
“有一件经常在报道中被忽略的事,我们总有种思维定式,假设路径已经被设好,但事实上,未来将能前进的方向,还有很多进化与讨论的可能。”Wilson说,“我们可以经常接近这些早期的实验,虽然并非总能接近。只要能保证不损害我们的商业利益,那么这通常是很好的机会,去了解所有新事物最初的模样、有机会影响它们未来的方向。”
- “脱欧”后,电影业在内的英国文创业会有多难?
- 谷歌推出自有品牌的手机将迫使手机企业另寻操作系
- 病急乱投医:为何说双重股权制未必适合中国公司
- 《三体》们应当完成什么?
- 人人网玩互联网金融前景堪忧 社交网站神话或覆灭
- 该救路人还是乘客?这是无人驾驶汽车面临的大麻烦
- 悲情!汽车之家CEO秦致刚下课 中国平安就派人
- 万科股东大会:王石暂时尚未出局
- 李想谈汽车之家换CEO内幕:秦致被干掉还是辞职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