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圈里面说6月首页都归万科刷屏,果不其然。一个晚上,八卦满天飞。讲真,这么多人都在微博上指点江山,有几个像我一样,真的是万科的股东?
来早了,先喝瓶矿泉水,下午很精彩。
先谈谈昨天的事儿。宝能半夜鸡叫,这点我是看不惯的。有什么事情不好好商量,上来就扔王炸,吊炸天了,我们小股东怎么办?
我深深地感觉,文如其人。不管事情怎么样,就两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文风,我就更倾向于万科管理层。资本没有贵贱,规则没有例外,但人品却有高下,姿势却有好恶。宝能老姚用这一招,估计也不是当时的初衷,当初他也是找冯仑约了王石夜谈的,没想到没羞辱一番。现在“只求身退”(华生语),估计也是急了。
而王石呢,如果过去多花心思做好制度安排,何至于今天呢?如果当初少攀附国有资本,少点对民营资本的偏见,又何至于此呢?
然而这些马后炮并没有什么卵用。我们这篇文章也不是做什么分析的,分析大家到处都可以看。在别人八卦的时候,我们应该赶紧找机会赚钱啊!
前有安邦举牌民生银行,后有宝能举牌万科企业,这些案例一而再再二三告诉我们,股权分散的优质资产(一定要是民营啊,国企有主管单位,有党委,你搞不定),尤其是市值较大的金融地产,是大资本追逐的目标。
市值一般在多少左右呢?这么算一下,安邦买民生约15%,大概花了四五百亿;宝能举牌万科,大概花了三百多亿。也就是说,在一个项目上,举牌方能调动的资金,大部分是在两百亿到四百亿左右。超过这个数目,想要找银行融资,是很困难的。比这个数目低呢,那竞争者又太多,没有壁垒。
200-400亿,买成大股东,持股应该在20%-30%左右,也就是说,符合这个标准的,市值应该在1000-3000亿之间。同时,大股东持股比例不能超过20%(极限)。
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找一找。
哎呀妈啊,太少了,也就是民生银行,万科,格力电器,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北京银行。
华泰证券和北京银行国资控制的力量比较大,股东对管理层影响力比较大,可以忽略。广发和格力也有国有成分,比起民生和万科稍微还是弱了点。
这么一分析,还真是民生和万科是好东西。但现在这两个你是没机会了,在广发和格力里面找找试试吧。
广发和格力呢,各有特点。格力电器管理层一直对公司控制较强,董大姐的个人影响力也不亚于王石。但是呢,格力有几个问题,第一,集团持股18%,有点太高;第二,是制造业,毕竟不如金融地产让大佬放心。
广发呢也有一个问题。辽宁成大和吉林敖东都是东北的企业,占据第二第三大股东,万一举牌攻进去,东北人联手,岂不是完蛋?
还是反过来说一句,从选项来看,民生>万科>格力>广发。民生银行这么好的资产,管理层也刚刚被清理,股权又如此分散,可惜已经被安邦捷足先登了。唉,来晚了。
1000亿以上,没什么选的,那么,200-1000亿之间呢?市值不能再小了。
我挑了挑,有下面几个:
第一创业,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康得新,长江证券,金地集团,科大讯飞,太平洋,格林美,鹏博士,中国宝安。
实业的暂时就不看了,谁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破产呢?长江证券,已被刘益谦举牌;金地,则被富德生命人寿举牌;这两个有主了。
中国宝安呢,最近董事会刚通过了一个决议,给自己高管弄了个金手铐。想收购我?没门!要辞退高管,要得到高管本人同意,还要一次性支付相当于其年薪及福利待遇总和十倍以上的经济补偿。你说王石早点在万科章程里面弄个这个多好。
筛下来,也就是第一创业证券、太平洋证券和宁波银行了。宁波银行有老外和宁波本地土豪联手,估计也不容易。举牌个证券公司,目前还没有人干过。我看可以。
不过呢,第一创业和太平洋,也不是业内TOP,举牌了没啥意义,资产质量怎么样,很难讲。有这钱,还不如去证监会排队申请新牌照呢。
- 华润狗急跳墙最终可能会毁了万科
- 解读2016年1-5月份工业企业财务数据
- 如何通过人口流动看美国城市发展?
- 陈凤英:英国脱欧不是我们怀疑全球化趋势的理由
- 中国应对英国脱欧影响应做到“四个平衡”
- 多元化进展不利 失败之因?
- 欧盟解体实际上已经无可挽回
- 缓解经济下行需立即停止和废除社会抚养费征收
- 刘煜辉:对2016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