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付一”“自付二”是啥?医保必须得这么用
2016-6-12 9:17:2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自付一”“自付二”是什么?
自付一和自付二是费用票据上常见的几个字。自付两个字能理解,但是为什么还要分为自付一和自付二,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以北京市医保患者为例,退休的医保患者门诊费用起付线是1300元,在职的医保患者门诊起付线是1800元,这意味着一个患者在门诊就诊时,医保内的费用累计超过起付线之后才可以报销。
假设小方是一名在职的医保患者,2016年度首次在某三级医院发生门诊费用2000元,其中100元是全自付药品,剩余1900元属于医保范围内金额(非社区医疗机构的门诊报销比例为70%)。
我们对该笔门诊费用进行医保分解:
自付一:1800+(1900-1800)×30%=1830元;
自付二:0元(部分自付的药品或诊疗);
自费:100元(全自付药品);
最终,个人支付=自付一+自付二+自费=1930元,医保报销70元。
如果以上同样的情况发生在70岁以下退休医保患者的身上,门诊报销的起付线为1300元。那么老张花费的1900元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费用中,减去起付线之内的1300元,剩下的600元可以按照85%的比例报销,他自己需支付600元的15%,也就是90元以及起付线内的1300元都属于“自付一”。
自付二与自付一则有所不同。自付二主要是指“有自付”的药品或诊疗。董文茜说,假设一瓶价格为100元的药品属于有自付药品,如果自费的比例为10%,则自己要承担10元。这就属于“自付二”。
一名医保患者去医院看病到底自己缴纳多少费用呢?简单总结一下:医保患者需要自掏腰包的就是“自付一”+“自付二”+“自费”。
住院和门诊医保待遇不同
同样是一名患者,住院的报销比例与门诊不一样,一年内第一次住院和第二次及之后的住院起付线也不一样。同样是第一次住院,在职的医保患者与退休的医保患者报销的比例还不一样。
仔细检查费用票据
之前有一个新闻,一位来自贵州的患者刘女士,差点遭受了好几千元的冤枉钱。刘女士的丈夫到该院会计室结账回单位阶段性报销,医院开出了3万多元的费用,吓得刘女士的丈夫以为看花了眼。就要求打出详细清单,清单中有一栏“中药费3500元”。而刘女士则说她只吃了一剂中药。一查处方单,处方单上的价格竟是35元。经多方交涉,院方最终同意退回多收的3465元。
- 如果今年高考作文让理财人来写,老师会打多少分?
- 一周热点:马云银联握手言和,P2P行业要小心了
- 炳恒发布公告:10月开始,80岁以上可优先兑付
- 上海宜鑫资产现兑付困境,发布“快鹿式”公告
- 端午节加班费怎么算?3天都加班工资至少都有70
- 千万资金存入信用社一年多后莫名消失 巨额存款该
- 新一期国债周五开卖 4个技巧帮助提高购买成功率
- 四达投资资金链断裂出现提现困难 公司资金封存
- 6月9日汽油每升上涨8分 加满一箱油需多花4块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