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因为经济增长成为更为严峻的挑战,且收入分配问题有所改善,对此问题的关注热度有所下降。
但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应当是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中国经济的转型,从根本上看,也需要从投资拉动转向创新和消费驱动。虽然短期看,所有的目光仍然聚焦在投资上,因为稳投资才能短期迅速稳增长。
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如何关注收入分配问题都不为过。
5月3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实在Oxfam Workshop做了一个关于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主题报告。本文择其部分数据图表,进行解读。如无特别说明,图表均来自李实教授。
居民消费占比
十年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是消费的主力,也应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可是,这条曲线很明显地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居民消费占GDP比重达到47%,此后一路下滑2010年只有35.7%的低点。
我们再来看近5年的情况:
从2010年开始,居民消费占比缓慢回升,至2015年达到39%,但总体来看,15年时间,占比下跌了8个百分点。
这5年来,居民消费占比每年提升0.681个百分点。如果按照这一速度发展下去,2020年占比将达到42.5%,也就是回到2003年的水平。
但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经济下行,工资水平的增长肯定会放缓,这会影响居民收入的增长,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的增速,前景并不乐观。
所以,要实现中国经济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这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城乡收入差异在缩小
但城市和乡村内部贫富差异都在扩大
这是中国基尼系数的曲线图,原始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15年的基尼系数只有0.462,虽然在全球尤其是发达经济体来看,这个数字仍然很高,因为一般而言,0.4以上已经是警戒线,但是从中国来看,已经创15年来的新低。
一度,中国的基尼系数在2008年达到0.491的高峰值。但之后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但即使如此,中国要达到0.3-0.4的合理水平,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那么,再来看,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在缩小呢?我们来看另外一个图:
这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比值,2009年达到3.33:1,此后差距明显缩小。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3年来首次缩小到3以下,为2.92:1。这也就是回到了2001年左右的水平。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农村内部和城市内部,收入差距都仍在扩大。
房价上涨、财富重新分配
是拉开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
对于城市居民而言,由于房价的迅速上涨,带来有房居民实现了快速的财富积累,财产性收入占比迅速上升。而这也是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最主要的原因。
十七大报告曾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但是从这个图可以看出,从2007年到2013年,最富裕的人财产性收入占比迅速翻番,达到60%,但对于最穷的人而言,几乎没有任何财产性收入。
虽然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了诸如“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等方针,但是,这些政策都难以对冲由财产性收入带来的分配不平等的影响。另外一组数据也显示了,转移性收入对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在下降。
日前,继2014成立住宅金融事业部之后,国开行正式成立了扶贫事业开发部,将投入更多资金支持扶贫开发。农发行也在扶贫开发上树立了未来五年的目标。金融支持扶贫正成为炙手可热的词汇。
但这些措施能否对冲财产性收入扩大引起的收入分配失衡、从而缩小贫富差距,还有待观察。
- 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成过去式 拉美企业瞄准中国餐桌
- “定增配资”上楼道小广告 年收益高达35%不靠
- 暗访合肥楼市 房少人多买房堪比买彩票
- 发改委:推动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
- 李克强总理再出硬招:解放人才、人力
- PMI显示政策重心重回调结构
- 河北以钢铁之心去产能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外媒:中国经济放缓薪资却加速增长 国企增14%
-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即 BIT谈判存在多个难点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