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或迎洗牌
近日,河北、四川等地分别发布药品质量公告,共有40多批次药品被查不合格。其中,河北的药品质量公告,21批次不合格药品中,14批次为中药饮片。与此同时,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专业市场的专项检查也在推进,亳州市食药监局官网显示,该局已在集中开展亳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饮片专项检查。
大牌饮片厂“被卷入”不合格批次
河北省食药监局发布《河北省药品质量公告(2016年药品监督抽验第1期)》,公告显示,河北省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检验机构对全省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药品质量进行了抽查检验。在2016年第一季度药品监督抽验中,不符合标准规定药品(不包括中药材品种)共有24批次。这其中,乌梢蛇、地龙、炒酸枣仁、党参片、僵蚕、五加皮、半夏、红参等13个批次的中药饮片被爆“性状”不合格,另有1批次白芍则被爆“含量测定”不合格。上述不合格中药饮片总计涉及9家“标示生产企业”。
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周超凡告诉记者,“性状”不合格,主要是状态和功能发生了变化。部分中药饮片为了防止发霉往往会用硫磺熏蒸,但依照国家药典的标准,有的中药饮片是不允许硫磺熏蒸的。
记者还注意到,标示由亳州中药饮片厂生产的5批次不合格产品、标示由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2批次不合格产品、及亳州市贡药饮片厂1款不合格产品,均备注了“未生产过”。
中药饮片行业整顿有待加强
一直以来,中药饮片行业都是医药子行业中销售规模最小的行业,同时也是净利润率最低的行业。
近年来,随着年复合增长率和销售规模比重的快速增长,行业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已是迫在眉睫。
数据显示,中药饮片2006以来连续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是29.7%,位于所有子行业之首,而医药制造业全行业是21%。如果从销售规模比重来看,2015年与2006年相比,中药饮片占医药制造业全行业比重也有2.5个点的提升。
而就在河北大爆亳州中药饮片不合格问题的前两日,亳州当地食药监局刚启动中药饮片专项检查,这其中“是否为合法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设立,是否存在出租出借许可证照行为”被要求重点严查,“是否持有并悬挂营业执照,是否存在经营假劣药品药材行为”也被要求严查。
- 滴滴大数据发布智能就医报告 北京成都广州就医出
- 新一轮社保降费潮:13地区首次下调养老保险费率
- 百度医生“儿童关爱周”启动儿科专家在线公益问题
- 药品销售潜规则揭晓:无证人员挂靠有证企业销售药
- 医生开药紧箍咒:医保控费智能审核系统将全面上线
- 救命药全国告急从重症向慢性病蔓延 业界呼吁政府
- 微整形业乱象:肉毒素成本6角卖8000元 利润
- 卫计委要求京津冀地区完成三级区域卫生规划编制工
- 天猫医药馆药品业务将作一步调整 医药电商零售或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