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入华已“百天” 闪付派扫码派较量升级
2016-6-2 10:00:2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易观智库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到16.4万亿元人民币,约为2014年的两倍、2013年的逾12倍。国内移动支付主要分为两大派别:一种是基于二维码的“扫码派”,如微信和支付宝;另一种是包括Apple Pay在内基于NFC技术的“闪付派”。虽然NFC技术早在几年前就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但是国内的NFC产业受制于银行、运营商、硬件厂商等各方的利益难以协调,一直发展滞后。而在NFC技术发展缓慢的这几年,由互联网巨头主导的二维码支付方式迅速兴起,并占领了大量市场份额。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用户数量均超过4亿,合计市场覆盖率约85%。
自2月18日开始,目前国内约有20家银行宣布将支持Apple Pay。另外,建行、招行、光大等多家银行日前也宣布,已支持通过Apple Pay在ATM机上进行无卡的查询和取款。华泰证券首席金融分析师罗毅表示,相比互联网企业的二维码支付,银联NFC方案在数据保密性、技术安全性、操作快捷性、产业生态系统方面都略胜一筹。
不过,据记者了解,虽然在入华之初,Apple Pay赚足了“眼球”,但是从实际的市场表现来看,真正使用Apple Pay的用户并不多。业内人士表示,NFC支付仍面临着消费者支付习惯、支付场景、智能终端等方面的难题,短期内扫码支付各方面的适用性均远远大于手机的Pay支付。
分析人士指出,NFC支付参与各方需通过一定措施刺激需求端,进而推进支付场景建设、智能设备普及的速度。
罗毅也表示,未来NFC发展的突破口在于探求和开发贴合用户需求的应用场景,围绕用户消费体验,设计定制化的NFC支付应用,建立完整的支付服务体系。
乐富支付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尽管二维码支付培养了一定用户群体的支付习惯,然而在安全保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天然短板,导致相对更加安全的POS机点对点支付模式始终拥有稳固的市场。尽管发展迅速,移动支付只是在小额支付上形成了优势,商家和消费者的习惯思维尚未改变,而商家累积多年的POS机收单体系,形成了大量的数据,短期内也不愿意放弃POS机使用移动支付。随着苹果、三星等的入场,包括NFC近场支付等新的移动支付手段,势必要在移动支付领域与二维码支付产生博弈。
- 任天堂的第一款手机应用:Miitomo 已经开
- Google都对波士顿动力失去了耐心,为何丰田
-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媒体每天要发多少条资讯才
- DaoCloud孙宏亮受邀Docker成为核心
- 澳电与汽车之家较量升级,八年的感情为何还是撕破
- 这些机器人在仓库里忙前忙后,只为了让你早一点收
- 跨境电商遭遇通关单政策冲击 企业风波后自救
- 二中院:黄光裕有悔改表现 对其减刑11个月
- 分众与方源组4亿美元体育基金 三千万美元领投咕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