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圈流传一则关于个人征信系统调整的消息,称“人民银行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将于6月1日正式上线,逾期一天,哪怕一分钱,都要被人行征信列入黑名单。”该消息称,逾期信息隔天即上征信,银行原有3天宽限期也将统一取消,逾期还款甚至影响个人出行甚至子女上学。记者昨天就此问题进行采访核实,多家银行以及人行相关工作人员均回应称,这个谣言已经传了好多年了。
传“征信T+1项目”今上线
朋友圈里流传的这个消息包括几大要素:首先,6月1日起人行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正式上线,贷款逾期信息隔日即上征信;其次,逾期要列入黑名单;再次,银行原有的3天宽限期将统一取消;最后,该消息还提醒,对于征信信用不良的人员,车贷房贷出国签证,飞机高铁五星级酒店,高消费与你绝缘,想出门就坐绿皮车吧,情节严重者不但影响你的一生,也会影响你孩子一生的命运!子女不允许上重点高中……
记者咨询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多家银行表示并没有收到这样的通知。银行人士称,现在全国性商业银行和部分地方金融机构实现了个人征信数据T+1报送,因为非强制规定,现在仍有部分地方性金融机构是T+30报送,并不存在网上流传的“2016年6月1日正式上线”的情况;其次,个人征信系统不存在“黑名单”,更不会影响个人出行或子女上学;再次,“银行原有3天还款宽限期统一取消”的说法不准确,有无宽限期、宽限期长短是银行根据自身信贷政策自主确定的,征信中心没有做出统一规定,也不会统一取消银行宽限期。
同时银行人士提醒,该谣言已传了很多年,各地都曾出现过此类消息,每次只是修改了时间。
央行官微曾发消息辟谣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时,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博就专门针对此事进行了辟谣,称“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2015年6月1日正式上线”为虚假消息。“T+1”项目是个人征信系统的一种信贷信息采集方式,支持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发生变化之日起(即T日)次日(T+1日)报送数据,2011年既已上线。征信系统对放贷机构报送数据进行客观匹配整合后,更新到个人信用报告中,不做任何评价。如果有不良记录,该记录将在还清欠款之日起保留5年,5年后删除。
同时,金融机构对于信用卡还款一般有1到3天的宽限期,持卡人每月还款日之后的宽限期内还款,信用记录可不报送至征信系统。银行内部人士表示,对于个人征信数据更新频率,对个人用户没有太大影响,因为信用污点一旦产生变成事实,只是1天被知晓或一个月后知晓的问题。对于银行的贷款操作周期,一般都大于一个月,可万无一失地看到贷款申请者的征信记录,减少对风险的误判。
- “六绝”魔咒或难再起效 A股6月望进入利好兑现
- 上市券商人均创利三年连涨 今年恐再难以为继
- A股纳入MSCI预期强烈增强点燃大盘 外资兵分
- 5月券商佣金入账不到92亿元 创去年以来新低
- 李扬表示“一行三会”监管分割产生套利
- 亚泰国际资金“贫血”疑粉饰业绩 毛利润远高于同
- 去年住房公积金提取额近1.1万亿元 增长44.
- 去年末全国共设立342个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A股5月上演逆转行情 这些板块个股上涨跑赢大盘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