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交困的小米正在不断调整其战略。
进军巴西市场不满1年,小米近日宣布改变巴西市场策略,短期之内不再发布新款手机,团队也将返回中国。而巴西是小米走出亚洲的第一站。
事实上,在巴西市场遇阻的手机厂商并不是小米一家。一位中国手机厂商海外市场负责人介绍,一些中国品牌曾经打入巴西市场,但均以失败告终。华为和中兴都在进入巴西智能机市场后又退出,在2015年再次进入,当然未有突破。
小米巴西市场遇阻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7月小米正式进军巴西市场。随后,小米推出了红米2和红米2 Pro两款手机。销售渠道上,公司一是通过电商平台,二是将部分产品通过实体店销售。
巴西对于本国电子产品采取贸易保护,以进口电子设备的高税率促使厂商实现本地生产。因此,在当地劳动力和配件成本高昂的情况下,希望打开巴西市场的公司仍纷纷在当地开设工厂,TCL的摩托罗拉和阿尔卡特两个品牌,巴西并不在任何一家中国手机厂商出货量的贡献榜单里。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巴西手机市场中“其他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从2014年Q4的28%降至15.7%。在这失去的12%的市场份额里,三星分享了10%,市场份额增至 42.9%,占据半壁江山,随后是摩托罗拉15.7%、 LG 12.9%、 Apple 7.9%、阿尔卡特5%。中国厂商要在巴西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与这些传统品牌竞争。
“巴西是最难做的市场,没有之一”,一位中兴巴西员工介绍,巴西市州联邦三级征税,层层嵌套;进口产品税收高;消费者好高骛远、囊中羞涩又酷爱分期,市场极具独特性。“大家都知道巴西市场潜力大,但是如何培养这个市场,大家其实都还在学习。”
税收可谓是巴西市场的“拦路虎”。据了解,巴西联邦、州和市三级政府所征收的税种目前有104种。2015年9月,巴西最大的企业协会组织——巴西工业联合会发表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96%的企业认为巴西税制很差或较差,认为巴西的税制太复杂占60%,只有4%的受访企业对税收制度评为“好”或“较好”。
酷派集团副总裁、海外业务负责人罗忠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巴西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税制复杂且不透明,中国手机厂商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其分销渠道被四大运营商寡头把控,若要本地操盘,需要建立庞大的本地化团队;由于税收等各方面成本带来的当地售价提升,品牌认知度还不足的中国厂商面临的竞争环境十分艰难;另外,巴西政局并不稳定,政策不稳定也带来了商务风险。
- 努比亚宣布与C罗签约 品牌国际化步伐加快
- 玛雅计划半年内设立千家网吧VR专区
- 百度手机助手下线4款工信部通报吸费软件
- HUAWEI MateBook在国内正式亮相
- 中移动疯狂扩张全网独大?4G净增用户是同行业3
- 饥饿营销不灵了?米粉心凉小米雷军也坐不住了
- 诺基亚将用C1重返智能手机市场 优势被削弱前景
- 华为:从未有计划将公司总部搬离深圳
- 谷歌面临反垄断最大罚单 罚款金额30亿欧元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