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提供的数字显示,今年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全球并购交易额占全球总额的比重高达26%,而这一数字在数年前还不到10%。高盛集团全球兼并收购联席负责人林舸(格雷格·兰姆考)表示,如今全球并购行业最重要的趋势就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额的大幅增长。
另据全球金融数据提供商迪罗基公司的统计,中国对外并购自2000年以来已经连续六年增长,今年一季度更是成为超过加拿大和美国的全球跨境并购最大收购国。从全球趋势来看,如今正处于过去20年来全球并购交易的第三波高潮。
林舸介绍说,第一波是1999年到2000年的技术、媒体、电信(TMT)并购狂潮,终止于科技股泡沫破灭。第二波并购高潮是2006年到2007年,终止于次贷危机。如今这轮并购高潮始于2014年,2015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达到了20年来最高的4.6万亿美元。
林舸认为,本轮全球并购交易存在两大突出特点,其一是并购规模日趋庞大,2015年金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占总交易额的比例高达38%,而这一比例在2013年仅为14%。今年迄今,中国企业宣布的最大并购交易是中国化工集团466亿美元收购瑞士农业化学和种子公司先正达,这也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中国跨境交易。
第二大特点是,大多数交易都是大型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这和2006-2007年由大量私募基金推动的并购交易显著不同。根据汤森路透的数据,今年迄今,全球并购交易中的43%都属于战略跨境并购,而这一比例在2013年时仅为27%。这意味着本轮跨境并购更多是企业出于全球化发展的战略需求。
高盛集团全球兼并收购联席负责人高明楷(迈克尔·卡尔)说,观察中国企业并购观念的变化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他强调,今年值得注意的不仅仅是中国企业并购交易的金额水平,还包括企业在并购交易中表现出的老练程度。
高明楷认为,如今中国企业更善于利用跨境并购来实现其战略目标,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是“深思熟虑、战略性的、谨慎的”。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回调。通常来说,坚挺的人民币汇率意味着更强的海外购买力。而人民币汇率变化是否会影响到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行为呢?
对此,林舸认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主要动机是在全球进行资产的多元化配置,这是出于企业发展的战略考虑;同时,他认为对中国企业来说,也的确存在“在人民币坚挺时进行海外资本布局”的考虑。他强调,从根本上来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性质是战略性的,不是简单的财务考虑。
高明楷也强调,企业并购的主要考虑是“可持续的长期价值”,而非是汇率变化。他认为,全球并购市场的推动因素是“希望获得战略性成长的企业”,而不是对汇率等市场价格的套利行为。
根据汤森路透和迪罗基的统计,从2011年至今的全球并购交易中,高盛参与的交易数量和金额都位居全球第一,高盛在全球并购市场的份额达29.5%。
- 评论:保护投资者权益 加强上市公司信息监管
- 杨剑勇:智能投顾会是一场新的金融骗局吗?
- 清理整顿非正式金融不应一关了之
- 央行马骏:不宜过度解读四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波动
- 乐视影业98亿估值引关注 别把股市变成明星提款
- 辜胜阻:规范股权众筹助力创新创业
- 律师:汽车之家股权交易不违反反垄断法
- 欧亚集团董事长:安邦举牌应是财务投资
- 交易所出手抑制过度投机 农产品期货要步黑色系后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