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金融业、软件业最赚钱 年薪超11万
5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在对全国162万家城镇非私营单位、1.81亿就业人员进行调查后发现,2015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指税前工资)为62029元,与2014年相比名义增长(不扣除价格因素的增长比率)10.1%,增速比2014年加快0.6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2015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3241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去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5%。
分行业看,2015年,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是: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2042元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89410元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是: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3528元
放眼海外,其他国家哪些职业是吸金职业?哪些职业“钱”途黯淡?哪些行业收入最为稳定呢?
美国
有人说走在美国纽约的华尔街,可能随时就撞上一名富豪。那么,金融业是否位居美国行业收入榜首呢?曾在美国留学的李瑒表示,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金融业或许是来快钱的不二选择,但长远来看,还有很多行业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
李瑒介绍,在美国,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通常情况下理科的收入要比文科的收入要高。平均年收入大概在人民币40万元左右。从同业者的角度来说,排名最高的是麻醉师,年收入大概是在29.2万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190多万元。销售经理,年薪是在14万美元,律师在11.5万美元,最后是保险经纪人,年薪在11.4万美元。
李瑒表示,从稳定性来说,在美国从事金融业和销售业,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受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最大;医疗和教育行业的收入则相对平稳,变化不大。
德国
德国的行业收入排名如德国经济般相对稳定。据《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薛成俊介绍,从德国收入排名前十的行业来看,基本没有特别出乎意料的职业,医生始终稳居收入排行榜榜首。
薛成俊介绍,德国的工资收入相对比较稳定,通常情况下,工资只能涨不允许降。不过职业的不同也会导致收入上的巨大差异。根据德国经济周报的数据,2015年德国收入最高的职业依然是医生、工程师、科研人员以及部门经理等等。根据具体的年毛收入,德国最有“钱”途的十种职业从低到高分别是第十位公司财务经理,平均年收入65580欧元,折合人民币近50万元;第九位是企业法律顾问;第八位是业务经理;第七位是工程师;第六位是税务经理;第五位是科研人员;第四位是基金经理;第三位是专科医生,如五官科和牙科;第二位是投资客户经理;主任医师以10万零9187欧元的平均年收入稳居第一位,与前九位明显拉开了距离。
韩国
韩国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行业的收入经历了很大变化。《全球华语广播网》韩国观察员南黎明介绍,在过去的韩国,各种带“师”字的职业是国民心中的理想职业;然而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职业优势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专利代理人已经跃居收入排名的前茅。
南黎明介绍,职业收入排名,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变化。比如韩国一直到10多年前,还是主要以带“师”字为主的这种职业为人们向往的对象。包括律师、医师、大学老师等等,那时候女孩子们争先恐后要找一个带“师”字的丈夫结婚。21世纪人类经历了互联网的时代,整个社会的职业来了大换血,再加上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之后破产的医院和律师事务所也越来越多,渐渐的这种风气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就消失了。
近年来,在韩国专利代理人平均年薪5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260多万元。律师年薪也是在人民币200多万元,企业会计师和税务,大企业的CEO、国会议员,还有法务代理人、整形外科的医生、飞机驾驶员,年收入折合人民币都在50多万元左右。
日本
日本大型职介招聘公司DODA以22万名网站会员(20岁至59岁)的数据为基准进行了统计,根据榜单公布的2015年平均年薪排名显示,排列第1位的是以业务繁重而出名的“投资银行业务”,达779万日元,折合人民币近47万元。第2位是从事医药品销售的“医药代表”,达731万日元;第3位是“经营企划、事业企划”,年薪695万日元;而位居第4的是“基金经理、证券商 、证券分析师”,达到678万日元。
按照职业划分的排行榜中,从整体上看,由于金融、医学和经营相关职业需要很高的专业知识,所以像这类人才稀少的职业必然排在年薪榜的前头。
排行末位的是美容师,年薪283万日元。另外排行较低的还有销售、服务行业和广告策划等这类比较受年轻人喜欢的职业和那些并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职业。
- 12城(区域)入围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
- 3D打印技术日趋成熟 产业化应用成发展重点
- 移动直播泡沫隐现 资本烧钱抢人难盈利
- 中国打击跨国企业避税又迈一步 将出反避税新规
- 中央地方密集发声 降成本聚焦物流
- BAT票战:一张电影票补贴十几元 背后是千亿级
- 人社部将延长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周期 旨在为企业减
- 钢企高管:去产能大势打开钢铁业兼并重组窗口
- 央行重拳整改第三方支付机构 违规公司难获续牌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