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技术,属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其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切削加工技术,增材制造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其优势是可快速精密地制造出形状复杂的零件,从而大幅缩短加工周期,所制产品结构越复杂,其优势就越明显。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3D打印以其全新的制造理念和技术优势,迅速成为制造技术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3D打印作为前沿性、先导性的智能制造技术,将引领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变革,有望成为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源动力。
数据显示,全球3D打印产品和服务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7.3%。其中,2014年,全球3D打印产品和服务产值达到41亿美元,同比增长35.2%,2015年市场规模达到了52亿美元左右。并且全球3D打印市场潜力正不断超预期,预计到2017年,3D打印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33%。目前,全球3D打印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等地区,累计装机量占全球的95%左右。另外,日前知名桌面3D打愈制造商MakerBot,在全球已售出逾10万台3D打愈,其中超过4万台都具备Wi-Fi连接功能,成为3D打印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机构认为,未来几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左右,超过同期全球市场规模增速。到2019年,我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亿元。目前,我国3D打印产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大规模产业化、工程化应用的空间较大。
去年2月,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对3D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整体计划。另外,今年4月21日,全国增材制造(即3D打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该委员会成立将加强3D打印领域的标准研制、实施和服务,对推进增材制造标准化工作,促进增材制造技术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扶持政策以及增材制造标准化的加快,将提升我国3D打印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国内相关设备企业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 移动直播泡沫隐现 资本烧钱抢人难盈利
- 中国打击跨国企业避税又迈一步 将出反避税新规
- 中央地方密集发声 降成本聚焦物流
- BAT票战:一张电影票补贴十几元 背后是千亿级
- 人社部将延长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周期 旨在为企业减
- 钢企高管:去产能大势打开钢铁业兼并重组窗口
- 央行重拳整改第三方支付机构 违规公司难获续牌
- 印度经济正试图摆脱中国的阴影!
- 北京前四个月商品住宅销售下降 二手房4月份“退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