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2016~2018年,拟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涉及项目总投资约4.7万亿元。其中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占比最大,分别涉及2万亿和1.6万亿投资。
另据民航资源网公布的《行动计划》原文,在303个项目和4.7万亿元投资中,2016年项目有131个,涉及投资2.1万亿元;2017年项目有92个,涉及投资1.3万亿元;2018年项目有80个,涉及投资也是1.3万亿元。
记者注意到,2016年仍将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高潮,共有51个项目入选《行动计划》,仅北京就有9条线路会在这一年进入全面建设期。记者通过计算得出,2016年的51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额高达约9000亿元。
基建增速不及固投平均水平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稳投资”成了“稳增长”的关键。《人民日报》近日采访的权威人士也认为,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但“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
今年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10.7%的增长速度,是连续多个季度增速下滑之后的首次反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最为耀眼,同比增长19.6%,增速比1~2月份加快4.6个百分点。
一个可以对比的数字是,同期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5.7%,比去年全年下滑了4.4个百分点。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民间投资动力不足是正常现象,政府投资在此时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进一步分析一季度数据,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增速最快的是水利管理业投资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相比之下,道路运输和铁路运输投资虽然也有所提速,但仍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
本次发布的《行动计划》认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交通基础设施在网络密度、覆盖范围、质量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重大工程前期工作滞后、项目储备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地方层面也纷纷将交通基础设施作为补短板的主要方向。《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补短板的若干意见》指出,交通是发展的“先行官”。目前浙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还不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还不健全、组合效率还不高,是高水平发展的瓶颈。
广东省2016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则提出了要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补齐粤东西北地区交通短板,着重在实现高速公路内通外联上下功夫。
- 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启动 投资约4
- 商贸企业年减负20亿:限量瓶装二氧化碳可按普货
- 中国造船业超日韩成世界第一 订单占全球一半
- 民航局处罚5家航空公司 督查小组奔赴七个地区
- 超级高铁公开测试 商业化前途遥遥无期
- 我国首款时速160公里城际动车组获制造许可证
- 新媒:中企组团访马来西亚 争取新隆高铁大单
- 发改委召开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联络员会议
- 发改委:特大城市客运枢纽间换乘不超过1小时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