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
曾经的中国日化第一股,如今依旧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
据索芙特不久前发布的2015年财报显示,去年,索芙特实现营业收入4.4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0.7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3.9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6.40%。
而据随后发布的今年一季报显示,阴霾仍在笼罩。今年一季度,索芙特实现营业收入8262万元,同比下降20.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万元,同比下降100.11%。
索芙特的经营不善,算来也有6年时间。自2010年起,索芙特扣非净利润就开始巨亏,到2014年,5年的亏损额分别为-10176万元、-16139万元、-15825万元、-6092万元和-5327万元。
其间,索芙特两度遭遇了退市警告,以致其不得不变卖两个子公司,来获取投资收益。第一次是2012年,索芙特转让了旗下的广西松本清化妆品连锁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投资收益1.57亿元;第二次则在2014年,索芙特作价5776万元出售了旗下保健品子公司75的%股权,再度“救火”,避免了退市的尴尬。
但即便维护了面子上的光鲜亮丽,却依旧难掩企业内里的黯淡无光。
想当年,索芙特也曾风光。上世纪90年代,索芙特自主开发出的功能性明星产品海藻减肥香皂、木瓜美白祛斑洗面奶、负离子洗发水都曾风靡全国。尤其那款海藻减肥香皂,甚至漂洋过海东渡日本,创造“10块香皂换一台索尼电视机”的营销神话。
2001年,索芙特借壳上市。2004年,索芙特借壳的广西红日正式更名为索芙特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日化第一股。至2006年,索芙特迎来了业绩巅峰,公司年销售收入高达12.57亿元。
但由于公司一直采用“索芙特”单品牌战略,很快在激烈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于是,便是业绩的每况愈下,以及不断的自我救赎。
比如,在主营业务上,索芙特在2004年推出了防脱洗发水,并在当年取得了单品销售过亿元的成绩。尽管该产品在一年后,便因霸王集团的强势崛起而陷入低迷,但在去年,索芙特再次提出要凭借在汉草防脱领域的积淀,来冲击中高端日化领域。
然而,口号不等于动作,更不等于成效。
“索芙特的产品早就不吃香了。挺老化的一个品牌,现在的市场里,它可没什么竞争力。”新金融观察记者随机走访了几个零售终端,得到的回复大多是“不怎么样”。
转型
但在主业上已经“不怎么样”的索芙特,其实一直在主业外盘算着做点可以“怎么样”的事情。
5月2日下午,索芙特发布公告,决定将公司的中文名称由“索芙特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天夏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天夏智慧”。
对于更名,索芙特给出的解释是:“鉴于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已实施完毕,公司主营业务已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准确反映公司主营业务情况,充分体现公司业务发展战略转型的目标,易于投资者理解,进一步提升公司形象,故决定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
至此,一直在主营业务该不该坚持问题上摇摆不定的索芙特,终于作出了破釜沉舟的决定。
先来了解一下天夏。天夏科技的主营业务是智慧城管、智慧公安、智慧交通等领域的软件平台开发和系统集成业务以及智慧城市“1+N”系列产品。索芙特曾在2015年7月发布的规划纲要中表示,天夏科技是索芙特转型“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石,索芙特将通过在智慧城市产业领域扩展业务,形成业绩的新增长点,为将来退出化妆品行业奠定基础。这被业内解读为,索芙特有意逐步弱化主业,破釜沉舟的转型。
但随后不久,索芙特董事会便出来“辟谣”,表示索芙特不会退出化妆品市场,反而会将化妆品业务做大做强。
对于这种出尔反尔,有业内人士曾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这体现出了索芙特的底气不足:“一方面,在此之前,索芙特曾经进行过三次重组,但三次重组失败,没有成功的经验和必胜的信心;另一方面,智慧城市能不能成为新的增长点,一个可以强大到足够放弃昔日主营业务的增长点,还有待观察。”
从这个层面来看,这不是索芙特自己的问题,而是整个市场和行业的问题。目前,智慧城市相关产业虽然是眼下的热点,但这个产业本身就还处在发展与投入期,想一步见到成效,且成效足够大到可以支撑起一个急需扭亏为盈企业的转型,难度不小。
更何况,作为上市公司,业绩压力是索芙特绕不开的一个现实难题。即便企业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这个增长点,投资者的耐心有多少却不得而知。因而,对于索芙特而言,转型也许轻而易举,但扭亏为盈、给投资者交代,恐怕要难得多。
- 雅芳公布一季度财报 收入连续18个季度下滑
- 炼油产能超过需求1.2亿吨 民营油企抱团取暖对
- 强生又一例爽身粉致癌案落败 被判赔5500万美
- 中国石油首季巨亏背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埋祸根
- 索芙特5月3日起更名为“天夏智慧”
- 化妆品不得以医生命名 李医生等品牌面临改名窘境
- 索芙特进退失据:转型未扭亏 重走日化老路前景成
- 中海油一季度油气销售收入下降三成
- 宝洁营收连降七季度 美容护理和保健产品需求趋软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