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的谈话发表于本月27日。美国钢铁公司26日向美国国际贸易 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其对中国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等约40家中国钢铁企业输美碳钢与合金钢产品提起337调查,并发布“永久性的排除令及禁止令”。
美国337调查主要针对的是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而钢铁产品是较为成熟的产品,并不存在所谓的知识产权纠纷。分析指出,美国这一不按常理出牌的背后,目的在于反倾销反补贴(简称“双反”)等“常规武器”火力全开的同时,再度加码向中国钢铁的施压力度。
公开资料显示,继频繁对镀锌板、冷轧板、不锈钢等中国高端钢铁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后,今年3月,美国商务部又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板材和带材发起双反调查。
美国如此,欧盟亦然。在双反措施接踵而至的同时,欧委会近期发表文件,提出对进口钢铁进一步采取贸易救济措施和优先进口监管措施,显著加大贸易保护程度。
作为本轮针对钢铁贸易救济高潮的另一特点,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也陆续加入到对华钢铁双反的队伍中来。以印度为例,今年4月中旬以来,该国商工部先后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板卷、不锈钢板等钢铁产品发起双反调查。
上述各方的“怨气”,集中体现于本月中旬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由比利时政府邀请方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钢铁委员会成员共同参加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高级别研讨会上。是次会议中,多国指责中国为钢铁产业提供的补贴成为钢铁产能过剩的“罪魁祸首”。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是经济发展的"粮食",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吃"粮食"的一方"得病了","胃口不好了",显得"粮食"过剩了。”在上述会议上,面对指责,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如是回应。
作为上述会议的一个小插曲,鉴于作为“靶心”的中国并非经合组织成员,会议召开之前,便有外媒揣测中国是否会正式派出官员与会。张骥此番率领中国代表团与会,本身便代表了中国政府解决问题的诚意。
作为中国诚意的另一力证,中国决策层已经将“去产能”置于空前重要的位置:将在“十二五”时期淘汰钢铁产能约9000万吨的基础上,未来五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
在执行上述方针方面,中国官方也毫不含糊。在稳步推进处理“僵尸企业”的同时,面对近期钢价回暖、钢厂复产的苗头,中国多地政府予以严控,一些地方甚至不惜推出对当地党政一把手“先免职,再调查处理”等惩罚措施,其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在上述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与此同时,中国致力于积极扩大钢铁产品国内需求的措施,也在逐渐显效。加之中国经济回稳向好态势渐显,对于减轻全球钢铁产能过剩无疑是一大利好。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鼓励和帮助企业积极应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政企紧密配合的情况下,一系列钢铁摩擦得以和平解决。如,在欧亚经济委员会油井管和韩国H型钢反倾销调查中,双方均从加强合作和维护稳定关系大局出发,达成价格承诺安排;经不懈抗辩,欧委会就不锈钢冷轧薄板案终止反补贴调查,取向电工钢反倾销案以最低限价结案。
- 机构:游资过度炒作钢材期货恐言过其实
- 期货市场暴涨揭秘 天价钢筋是如何炼成的
- 专家:高端钢铁也过剩 兼并重组主导权应留给企业
- 业内人士:近期钢价仍有上涨空间
- 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需靠全球合力
- 需求提振有限 2016年有色金属工业仍将低位运
- 低利率低通胀助长投机 专家:黄金未来会跟着波动
- 去年钢铁业大面积亏损 上市钢企信用评级承压
- 欧盟对华钢铁开征反倾销税 频发难中国钢铁企业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