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嘉兴检验检疫局将两批进口不合格婴童服装退运出境。该两批不合格产品分别为菲律宾产男童两件套、越南产女童连衣裙和女婴连衣裙,共计918件(套)、货值51755.96元人民币,不合格原因均为色牢度未达到我国强制性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要求。这是浙江系统首次对不合格婴童服装实施退运。
浙江嘉兴港自2015年7月开始批量进口服装,截至今年3月共进口服装5批、货值229.2万元人民币。这些服装主要为韩国某品牌的婴童服装,分别原产于韩国、菲律宾、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由于产地不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截至到今年3月,嘉兴局共检出3批不合格婴童服装,分别产自菲律宾、越南和印尼。针对发现的问题,嘉兴局加大了对进口婴童服装的抽查力度,期间非法检目录内菲律宾产的674套男童两件套就是在加强抽检中发现不符合GB18401-2010标准要求的。根据相关规定,嘉兴局对无法进行技术处理和经技术处理仍然不合格的两批原产于菲律宾和越南的婴童服装作出了退运处理。
嘉兴局提醒有关部门对有质量风险的进口婴童服装加大检验监管力度,并加强目录外进口婴童服装抽查。
知识链接
在《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色牢度被列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色牢度主要是考核染料附着在纤维之上的牢度。色泽尤其对水、摩擦、汗渍和唾液等外界作用下要有一定的牢度等级。色牢度差的服装,在洗涤过程中染料易沾色到其他衣物上,或者在洗晒过程中出现严重褪色现象,影响穿着的美观。
色牢度不合格的服装除了容易掉色,更重要的是在使用中容易通过汗水、摩擦等导致染料转移到人体皮肤上,通过相应的生理反应,有可能使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发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成为人体病变(如过敏或癌症)的诱发因素。而且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会在人体酶的作用下分解、还原成有害成分,形成如致癌芳香胺等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婴幼儿无论是皮肤还是其他器官都比成年人要更加敏感,尤其是婴幼儿通常喜欢吸吮衣物,如果色牢度不过关,可能造成多种健康危害。服装虽然色牢度本身并不是一个致毒的指标参数,但应高度关注其涉及的质量安全问题。
- 纺织品服装出口拐点远未到 二季度出口形势仍严峻
- 上市服装企业超半数业绩下滑转型艰难
- 中国品牌女鞋难破藩篱:同质化严重 转型收效甚微
- 中国纺织业发展面临六大变化 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 两家“周六福”官司打遍全国 该名字香港有16家
- 网红营销全方位服务智能制造 服装企业转型新方向
- 上海钻石交易所一季度钻石进口数量增幅超六成
- 户外运动服装标准急需“量身定做”
- 法国羽绒品牌Moncler等奢侈品加大在华打假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