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个人消费贷款额接近300万亿元,预计市场容量未来5年将以每年20%以上的增速扩张。
对于以场景为核心的消费金融行业,找准场景甚至比融资更重要。在“扩内需、提消费”的经济增长新引擎带动下,只要是贴近普通消费者衣食住行的消费场景都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爱钱进CEO杨帆认为,单就互联网模式下的消费场景来说,单笔金额小、购买频率高的快消品消费场景和迭代频繁而规律的3C电子产品消费场景最有发展潜力。这两种场景覆盖人群广、刚性需求大、使用率高。这些场景下的消费金融服务均能够以无抵押模式开展,审批速度快、贷款期限短。
随着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放开,银行、电商、第三方支付和P2P等各类机构纷纷加入了分食“蛋糕”的阵营。
积木盒子零售业副总裁周静表示,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玩家分为三类,一是巨头生态下的消费金融公司,如依托阿里的蚂蚁金服、依托京东的京东白条等。二是技术驱动型科技金融公司。三是占领细分场景的公司,如学生分期、线上教育分期、整容贷款等。
杨帆分析认为,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凭借其自有线上消费场景和庞大的流量优势,更有效地激发消费过程中金融服务的使用频次,增加消费者对消费金融服务的粘合度。其消费金融服务更吸引具有小额、高频、定向网购行为的消费者。但其短板在于授信数据主要源于自有消费场景内,金融服务难以向场景外的多元化领域发展。
“包括P2P网贷企业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具有跨场景模式下的消费金融优势。这类公司主要服务征信记录较少或具有中高信用风险的互联网消费人群。但其劣势则是缺乏场景和流量,需要消费场景为其金融服务导流,且资金成本相对较高。”杨帆补充道。
“总之,就是最能搭建用户场景、最高效满足用户需求的公司,在消费金融领域最有优势。”分期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 5万亿杠杆资金涌入债市酿风险 监管层摸底已达半
- 基于产品的营销服务 赛诺贝斯于京发布Smark
- 央行净投放2100亿呵护资金面 是补水而非放水
- 金融杠杆刺激房贷放量增长 专家:警惕房市投机
- 国务院部署交通脱贫 推“双百”工程促投资
- 中行福建自贸区探路 金融创新当依托实体经济
- 党报:百姓财富来的不易 金融行业不可放低门槛
- 金融业营改增影响料现差异化 证券业受影响有限
- 金融杠杆刺激房贷放量增长 专家:警惕房市投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