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网络化、网络社会化趋势日益凸显。或获取信息、或学习知识,或休闲娱乐、或创造财富,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流连常驻的公共空间。然而,打开网站论坛、登录微博微信,却见负面信息时有弹出、网络谣言时有传播、暴力低俗时有呈现、消极情绪时有蔓延。网络空间的重重雾霾,让人不胜其扰,却又无可奈何。许多人为此或忧心忡忡,或扼腕叹息。
你的言行,他人的环境。因为网络本身强大的传播力,那些低俗的文化、极端的情绪、荒诞的表达,很容易从虚拟空间延伸到现实生活,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言行举止,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因此,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关乎长远、刻不容缓。
网络空间如大海般广博,更应像星辰那样明亮。但在有的人心里,那是语言的“自留地”,“种什么”自己说了算;那是情绪的“排污地”,别人倒垃圾自己也能倒;那是财富的“藏金地”,为此甚至不顾良知不择手段。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舆论飞地。这些年,因在网络空间胡言乱语而被群众集体批评的不在少数,因利用网络空间实施犯罪而身陷囹圄的也屡见不鲜。荡涤网络空间的污泥浊水,已成为社会的人心所向、共同期盼。
不激浊扬清无以正视听,不刮骨去腐无以养正气。只有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才能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广大网民要自觉呵护网络空间这一块“精神栖居地”,做到依法用网、文明用网,多发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只要人人都做数字时代的责任公民,我们的网络空间就会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美媒称深圳创新热度高涨:“山寨品”未来难以生存
- 外卖垃圾基本无人回收 “白色污染”触目惊心
- 中国经济放缓 为何失业率却在下降?
- 评论:外卖的“环境成本”到底该如何算
- 固有优势还在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稳固
- Papi酱等网红需持续创新 否则只是昙花一现
- 管清友评网红经济:智力资本化将是下一个价值洼地
- 交银施罗德发行双胞胎基金 专家:保持谨慎
- 信用卡透支利率首现差异化 专家建议推动立法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