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今年央行已经3次对MLF利率进行了调整。今年1月19日,央行将3个月期和1年期利率下调至2.75%、3.25%,1月21日将6个月期下调至3%。2月19日再次将6个月期和1年期分别下调至2.85%、3%。如果此次MLF利率调整完成,最新利率将降至历史最低点。
鉴于央行本周三就MLF操作询量并下调利率,机构普遍预期本周内会进行MLF为资金面输血,不过昨日央行并未开展MLF操作。央行此前也表态,对于短期利率将加强运用短期回购利率和SLF利率培育和引导市场利率,而中长期利率则将发挥再贷款、MLF、PSL等工具。公开数据显示,今年2月央行开展MLF操作共1630亿元,期限包括3个月期、6个月期和1年期,操作规模分别为475亿元、620亿元和535亿元。
MLF工具的灵活性和可操作空间更大,市场一般将其理解为定向降息。国泰君安债券分析师徐寒飞认为,央行连续引导中期利率回落,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变相释放结构性宽松和积极降息信号。
而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看来,“变相释放结构性宽松信号”只是表面上来看的。目前,央行用于调剂流动性的工具都是新创设的,这些工具现在还没形成一种固有的套路。在使用这些工具时,央行不仅要对缺口进行估量,更重要的是央行想要建成可以调节预期的流动性的调节模式。
“从整个经济层面来看,目前制造业不景气,2月出口下滑超预期,资金面还不是很宽松。”黄金钱包首席分析师表示。
临近季末,由于监管考核、存款准备金上缴等因素,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上升,而3月下旬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超千亿元,此外人民币汇率波动,托宾税或将推出,资金流出压力未消,MLF操作有利于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保持长端流动性稳定。海通证券观点也认为,央行进行MLF操作是为了保卫流动性,降息空间有限。目前供给侧改革下工业生产萎缩,而货币信贷超增带动投资需求反弹,意味着价格具备上行动力。
此外,房价上涨也会从租金、财富效应等方面影响CPI中的居住和食品价格,推动CPI上行。历史经验表明,结构转型期的需求刺激政策效果往往不佳,极易推升通胀和资产泡沫,需警惕滞胀风险,也意味着进一步降低基准利率的空间受限。
对于央行多次下调MLF利率,而迟迟不对逆回购操作利率进行调整,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认为,由于逆回购利率的信息信号强于MLF,央行下调短期利率的行动仍然较为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央行已开展了40次逆回购操作。而自3月初央行降准之后,央行的逆回购操作就进入了低量操作模式。昨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交易量为400亿元,中标利率与上期持平,为2.25%。目前市场观点普遍认为,近期公开市场持续保持低量水平。鉴于央行MLF等方面的操作,央行在继续构建利率走廊的同时,仍然存在货币缓步宽松的政策预期。
- 英国标准人寿董事长:“十三五”规划为中国注入新
- 中国趋势欲将首个金融项目纳入麾下 重仓金融频道
- “双引擎”助力中国经济继续前行 将以投资拉动为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返6.49 资金流动压力有望
- “经济”撬动教育升级 小站教育做实互联网+新趋
- 央行混搭货币工具放水 MLF利率有望降至历史最
- 江苏将整顿互联网金融:资金广告刊登将受限
-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 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
- 金管局:经济师调低我国今年经济预测增长至1.9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