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瑞丽一行首先来到位于经开区的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园区内集聚了一批像花谷溏玫瑰花产业馆、绿雪斋艺术馆、乌铜走银金大师工作室、昆明憨夯布艺公司、“玉茶坊”叁叁茗通公司、“印象根艺”根雕木艺展馆等发展潜力较好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工作室。
据了解,园区占地230亩,预计分三期建设。投资7亿元、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已于2013年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4亿元、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的“国际文化会展中心”已正式竣工;三期项目“国际保税、物流、加工、展示交易功能区”预计在2017年建成。“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经过3年的运营,在文化创意、文化博览、文化交流、文化产业乃至艺术品收藏、珠宝加工等领域积累了一定规模和底蕴,初具文化产业加工贸易的氛围,已成为昆明市经开区文化产业的龙头园区。截至去年7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实现进出口货值7100万美元。
熊瑞丽详细了解了每个企业、工作室的发展现状以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她说,文化引领战略是昆明市的发展战略之一,是实现聚合力、兴产业的关键,培育文化创意产业,要注重将现有的各类优惠扶持政策用好用足,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带动作用。
下午,调研组参观了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的营销中心、拍卖1号厅、花卉交易大厅、斗南艺术馆等地,详细了解了园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是集花卉集散交易、信息发布、科技研发、种植示范、会展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花花世界”是园区的一期工程,目前已投资10亿元,鲜切花交易继续引领全国花卉市场,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中占据70%的市场份额,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园区的花卉延伸产业及衍生品产品逐渐增多,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调研中,熊瑞丽强调,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所在,各级相关部门要注重吸引人才、储备人才,不断为昆明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活力。
- 熊瑞丽:用好优惠政策 大力扶持文创产业
- CPI反弹进入“2时代”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仍待观
- 汽车缺陷产品召回趋于常态化 三包政策落地难
- 电子商务法草案稿形成 平台连带责任将规范
-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6年将制定烟叶税法等
- 上海楼市过热政府问计市场 分析称政策或收紧
- 新能源汽车二月销售低迷 新补贴政策或四月出炉
- 中国新五年规划调整粮食政策:不再追求连续增产
- 网络食品管理办法出台 订外卖能更放心了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