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企销售额整体增长率达19%
新年伊始,各大直企的业绩成为行内热门话题。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月20日,我国共有71家企业正式获得直销牌照,其中有67家企业已经开展直销业务,在2015年创造总计1929.2亿元的业绩,比2014年的1621.15亿元业绩净增308.05亿元,增长率达到19%,仅5家左右的企业增长率是负值。这样的成绩在整个经济大环境下实属不易。
实际上,去年商务部发牌速度加快后,仅2015年已有22家直企获直销牌照,新晋直企已拉低了行业平均水平,去年直销行业整体增长率更是高达24.3%,这让或停滞不前或业绩急速下滑的传统企业颇为眼红。
直销经验被其他领域广泛应用
随着直销行业的蓬勃发展,以人与人关系为纽带,以消费者为交易主体的“类直销”经营模式已经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逐渐将眼光着眼于分享式营销。
2月中旬,朋友圈上被中粮集团的微信营销刷屏,呼吁每个消费者分享后,身边朋友在自己的分享中进行消费就可得到提成,这一举动得到了诸多消费者的关注,一度被质疑为直销,不久中粮官方微信作出解释称,该行为并非“直销”或“分销”,不过,经行内专家认为该营销方式属“类直销”模式。何为类直销模式?360百科中定义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史上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商业模式,也可称为消费式互惠联盟。
实际上,“类直销”模式在很多行业都已经存在,诸多传统企业看好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效益,记者在去年中旬就曾了解到,一位染料厂商想创立自己的公众号,分享故事性产品,阅读者感兴趣就可转载到朋友圈,若有朋友喜欢并在自己所转载的公众号中购买,转载者就可获得一定的利润馈赠。去年8月上市的云卖客户端也如此。
“类直销”或引领新的消费格局
对此,世界华人直销大会执行秘书长胡军表示,“类直销”并未有具体的制度,它是在形成关系后再产生销售,一旦某个人购买了之后,形成关系网络,随之形成销售网络,其源于直销而简于直销。“目前该模式已经非常多,把每个行业都渗透进去,这也预示着消费者会成为市场交易过程的主导者,这场消费革命势必会引领消费渠道的变革。”
九方马管理顾问机构董事长、资深直销研究专家王万军感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大大减少了人与人的沟通成本,促进“类直销”经营模式的产生。直销行业所产生的的市场效应有目共睹,很多曾经瞧不起这个行业的企业家也在关注这个行业,快速的增长更是激发了企业进军直销行业的动力。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外事部总监张前则认为,在国家允许的法规内,开创新的经营模式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更符合国家号召的“万众创新”。
- 商务部回应2015年进出口负增长:下降幅度全球
- 商务部:消费对GDP贡献超60% 网络零售额保
- 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实施两个月 上海关区税款优惠将
- 中日韩加速构建区域内电子商务流通网络
- 贸易摩擦掣肘中国外贸发展 应深化和各国合作
- 中吉贸易优势仍在 关键在细分市场错位竞争
- 中国出境游两极分化:日本依旧爆买 澳洲趋冷清
- 黑龙江去年对俄贸易降幅过半 油价下降成主因
- 中国人生活水平在提升 消费呈“白”涨“黑”跌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