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援引中国工商银行上周五电话会议记录称,银行业正在与监管部门磋商当前的坏账拨备监管规定。
根据当前要求,中国银行业需要维持的不良贷款拨备率为150%,或总信贷额的2.5%,两者之中取较高值。工商银行第三季度的坏账拨备率为158%。
报道称,这一比例偏高,不利于中国银行业提振利润率,尤其是当前银行业面临激烈竞争且国内经济增速下滑。
彭博援引UOB-KayHian分析师EdmondLaw称,“这一监管规定过于保守,随着中国经济降温,放松这一规定很有意义。100%的拨备率就足够了。”
华尔街见闻昨日提及,三季度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净利润增速均不足1%,股份制银行增速多为个位数。在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率明显攀升的背景下,四大行也面临不良率上升的潜在压力。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入,不良拨备挤压盈利,银行业再也不是三年前被温家宝总理称为“获得利润太容易”的香饽饽,今年兴起上市银行高管离职潮。
今年前三季度,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65%、0.73%、0.57%、0.79%。第三季度中行还出现2009年以来首次净利润增长下滑,同比下降1.5%。前三季度股份行的领头羊招商银行净利润增速5.9%、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增速分别为7.62%、4.35%,当年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速已成过眼烟云,只有平安银行以13.04%的增速一枝独秀。
英国《金融时报》称,银行的难处是,如果对未来不良贷款的拨备不多,季度盈利可能增长,但如果贷款违约激增,资产负债表的弹性就没那么大。
比如以上提到的三季度净利润同比负增长的中行,当季不良贷款拨备就同比大增44%,彭博称这是该行2006年上市以来的最大规模拨备。
- 2015年11月2日重要概念大合集
- 新三板收获季:14家私募实现挂牌 融资共计29
- 10月RQFII再增额超80亿 合计达4195
- 多家基金公司“扎堆”发行保本基金 股市回升为何
- 三季报:白酒股成交汇点 老牌基金紧跟“国家队”
- 三季报:1100多只偏股型基金三季度均亏2成
- 三季报:私募调仓首选成长股 生物医药板块被看好
- 轻仓基金再现离奇大涨 重仓信息技术和制造业
- 十三五”规划:六大主题引发关注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