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地震险或年底出台 巨灾保险制度拟入保险法

金融投资  2015-10-27 9:17:0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目前,巨灾保险正在深圳、宁波等城市试点。相比深圳,时常遭受台风、暴雨、洪水灾害风险的宁波更惹人关注。自2014年11月宁波市巨灾保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目前宁波已建立了全国唯一涵盖人身伤亡与家庭财产损失的巨灾保险制度,取得初步成效。

 

  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即“保险新国十条”,进一步明确出台巨灾保险法规。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的保险法修改草案中也提出“国家建立有财政支持的巨灾保险制度”。近日更有保监会官员表示,地震巨灾保险条例会在2015年年底出台。

  目前,巨灾保险正在深圳、宁波等城市试点。相比深圳,时常遭受台风、暴雨、洪水灾害风险的宁波更惹人关注。自2014年11月宁波市巨灾保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目前宁波已建立了全国唯一涵盖人身伤亡与家庭财产损失的巨灾保险制度,取得初步成效。

  宁波巨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风险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几乎年年发生。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方式,而巨灾保险制度是利用保险机制预防和分散巨灾风险,并提供灾后损失补偿的制度安排。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巨灾风险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巨灾保险的探索与实践,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巨灾风险防范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要“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商业保险为平台,以多层次风险分担为保障,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对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积极性不断提高,云南、深圳等地先后提出要探索建立财政支持的地方巨灾保险体系,推进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宁波位于东海之滨,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各地天气多变,重大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给民众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经过多方推动,2014年3月,中国保监会批复宁波为我国首批巨灾保险试点地区。经过多轮次的论证测算和数十次修改完善,7月31日,审议通过《宁波市巨灾保险试点工作方案》;10月30日,宁波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巨灾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2014年11月6日,宁波市民政局与人保财险宁波市分公司签署了公共巨灾保险合同,标志着巨灾保险制度在宁波正式落地实施,成为继深圳后全国第二个巨灾保险试点地区。

  宁波巨灾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和深圳巨灾保险制度类似,宁波市的巨灾保险体系由公共巨灾保险、巨灾基金和商业巨灾保险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公共巨灾保险。与深圳巨灾保险仅涵盖人身伤亡抚恤不同,宁波市公共巨灾保险还首次涉及家庭财产损失救助这一领域,这也是全国首个为市民同时提供人身和财产保障的巨灾保险,保障范围涵盖台风、强热带风暴、龙卷风、暴雨、洪水和雷击(雷击仅针对人身伤亡)自然灾害及其引起的突发性滑坡、泥石流、水库溃坝、漏电和化工装置爆炸、泄漏等次生灾害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赔付标准为居民人身伤亡抚恤最高赔偿限额为每人10万元,家庭财产损失救助最高赔偿限额为每户2000元。对居民在灾害期间的见义勇为行为导致死亡、残疾的,由保险机构额外再赔付最高每人10万元的见义勇为增补抚恤。巨灾保险制度实施首年,由宁波市政府出资3800万元,为全市居民购买了总保额达6亿元的公共巨灾保险服务。

  第二部分是巨灾基金。作为巨灾保险制度设计的难点,巨灾基金的设立更为引人关注。与深圳巨灾保险基金筹集方案相似,宁波市巨灾基金按照政府财政投入与发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建立,主要来源包括财政注资、慈善机构及企业、民众等捐助、向保险公司提供风险分担保障对应的保费转入、投资收益等,形成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应对巨灾风险的公共平台,成为政府应对巨灾的“资金储备池”。而且宁波模式中明确了巨灾基金具体数额,初期由政府拨付500万元设立,主要用于补偿超过保险公司赔偿限额范围以外的居民人员伤亡抚恤和家庭财产损失救助。

  第三部分是商业巨灾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提供相关巨灾保险产品,居民自愿购买,以满足居民更高层次、个性化的巨灾保险需求。

  宁波市积极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巨灾保险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巨灾保险作为准公共产品,在推进过程中,一方面坚持政府推动,谨防“市场失灵”;另一方面,通过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实现市场化运作,发挥保险的风险分散和社会管理功能,提高运作效率和杠杆放大作用。二是切合实际、重操作性。宁波市巨灾保险制度充分吸纳了“菲特”台风理赔的成功经验,高度重视实施的可操作性,例如,将家庭财产损失纳入保障范围,以水位线作为赔付标准;针对化工区相对集中、化工装置爆炸等次生灾害风险较大的现状,将台风、洪水等引起的化工装置爆炸、泄漏的次生灾害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为鼓励救灾中的好人好事,拓展了见义勇为行为人身伤亡增补抚恤保障。三是体系完整、分步实施。宁波市巨灾保险试点工作先从巨灾风险相对集中、市场需求较为迫切,同时又具备基本条件的居民人身及家庭财产领域入手,在积累经验后,再逐步覆盖农业、中小企业等领域。建立政府巨灾保险、商业性巨灾保险以及巨灾基金三个层次的巨灾保险体系,形成相互补充、有机衔接、结构完整的风险分散体系。四是制度创新、探索突破。对现有保险经营制度进行大胆创新,设计了“巨灾风险专项准备金”制度,将保险公司经营巨灾保险的结余部分全额提取巨灾风险专项准备金,作为保险公司巨灾保险专项赔款准备金,每年累计滚存。

  今夏台风灾害,宁波巨灾保险赔偿或近8000万

  宁波市巨灾保险制度启动以来,不仅使宁波灾害救助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广大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人群提供了及时的损失补偿和应急救助,而且促进了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公共救助体系的建立。今年夏天“灿鸿”和“杜鹃”两次台风,共计将为20.3万户受灾家庭支付保险赔偿近8000万元。

  其中,今年8月初的“灿鸿”台风中,保险公司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就完成了6.7万户受灾居民的查勘和5.1万户的定损,保险赔偿2900多万元。9月底宁波市遭受“杜鹃”台风的袭击。目前,“杜鹃”台风的查勘定损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为8.5万受灾家庭支付的保险赔偿将超过4900万元。宁波市巨灾保险制度的启动实施,既起到了大灾中安抚群众、稳定社会情绪的重要作用,又发挥了保险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完善灾害救助体系中的独特作用,较好地起到了风险“缓冲垫”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据悉,宁波市下一步将根据前期的试点情况,不断优化巨灾保险内容,扩大巨灾保险覆盖面,探索将危化品公共安全责任险、农业保险等逐步纳入巨灾保险的保障范围。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188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民用无人机市场爆发 细分领域投资前景

我国无人机产业起步晚、进步快,目前在民用无人机,特别是消费级无人机制造方面处于世界前列,在市场份额、研发制造能...[详细]

生态修复规模将破万亿 细分领域市场发

生态修复市场规模将破万亿生态环境恶化表现为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方面。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侵蚀遥感调查,...[详细]

中国烟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烟草产业发展现状卷烟产销2014年1-11月份,行业生产内销卷烟4821.25万箱,同比增加1.22%,实...[详细]

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规模分析

一、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市场集中度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伴随着中国家具行业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家具行业现在...[详细]

未来几年餐饮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信息化是餐饮企业的必经之路,未来的市场竞争将在SNS式CRM,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客户体验、管理流程;增加营收,...[详细]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进入分析

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规模中国的物业管理始于八十年代初。最早的物业管理开始于经济特区深圳。1988年伴随深圳住房制...[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