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专车新政“模拟测算”:两条违规最高罚6万

运输设备  2015-10-12 8:57:2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我本身就是兼职的,如果车子8年就要报废,那我肯定不开了,成本太高了,等于自己倒贴钱,烧油找人聊天。”一位兼职专车司机表示

 

  一部智能手机、一本驾龄超3年的驾照、一台车价超10万人民币(6.3458,0.0008,0.01%)使用年限不满5年的本地牌照汽车,在司机端补贴大幅减少前,只要拥有这三样基本“装备”,无论接入哪一家专车平台,不少专车司机都能轻松月入过万,羡煞旁人。

  而如果依照10月10日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的规定,光有上述“装备”已远远不够,必须还得有《道路运输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并为乘客购买相关保险,按规纳税。

  最关键的是,专车司机想要拿到《道路运输证》,车辆使用性质需要登记为出租客运,也就意味着,车辆的报废年限就变成了8年。此外,《管理办法》还规定专车司机3年内每年驾照的12分都必须没被扣光,且只能接入一个专车平台。

  目前,近90%的专车为私家车,且多数接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车平台,如果《管理办法》进行“模拟测算”,这部分专车司机最高可能要被罚6万元。

  “我本身就是兼职的,有空时赚些外快,如果车子8年就要报废,那我肯定不开了,成本太高了,等于自己倒贴钱,烧油找人聊天。”一位兼职开了半年多专车的司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什么样的车才能作专车

  作为专车司机,首先你得有辆车。根据这次公布的《管理办法》,这辆车肯定不能是私家车,这也是专车新政从起草到如今征求意见以来,最为坚持的一条。

  专车司机胡师傅有一辆奥迪A6L,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外出见客户,公司还会给一笔数目不小的油费补贴。

  “每天送孩子上学后到上班之前,我能接上1到2个专车订单,下班之后如果没事的话也能接几单再回去;有时候公司没什么事情,也会出去接接活。开专车有补贴,油费公司又报销了,虽然接的单不多但赚得还行。”胡师傅对自己的专车兼职颇为满意。

  和胡师傅一样,《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此前曾采访过的多名专车司机都表示,包括滴滴、Uber(优步)、易到用车在内的专车平台,旗下近90%的车辆都是私家车。“不允许私家车开专车,那专车平台去哪找那么多车,肯定做不起来。”一名专车司机曾这样对记者说。

  但根据《管理办法》第十二条,拟从事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的车辆,由车辆所有人向服务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车辆使用性质需要登记为出租客运,申请车辆需要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现行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8年,这意味着想要开专车,就需要改变汽车的使用性质,而报废年限就变成了8年。这一硬性规定可能将直接把兼职赚油钱的私家车车主,挡在专车这个行当“门外”。

  不过,究竟多久报废还有商量的余地。根据《管理办法》,具体车辆标准、营运年限和车辆标识,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发展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按照《管理办法》规定,在满足了第十二条的要求之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会给符合条件的车辆发放类型为预约出租汽车的《道路运输证》。

  那如果胡师傅等专车司机能够接受各地制定的细则,就都能顺利拿到《道路运输证》吗?并不是。

  具体原因是,若各地人民政府对专车配置数量有规定和要求,则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需要依据其规定和要求对车辆发放《道路运输证》。也就是说,如果当地政府认为专车车辆太多已经对城市交通产生影响,即使车辆满足上述诸多要求也有可能拿不到《道路运输证》。

  假设胡师傅没拿到《道路运输证》仍继续兼职开专车,会有什么后果?

  按照《管理办法》,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专车司机要考证

  即便《道路运输证》顺利到手,专车司机还得过自己这关。

  首先,作为一个有3年以上驾龄的司机,需要在最近3年内每年驾照的12分都没被扣光,酒驾等重大交通事故记录当然也是不能存在的。

  自己说了不算,为了证明自己的车技和开车素质,准专车司机们还得拿到公安部门开具的无危险驾驶违法犯罪记录的证明。

  满足上述要求的司机们才能提出申请,经过相应的考核并且合格后,才能拿到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发放的类别为预约出租汽车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

  按照《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专车不得同时接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络服务平台提供运营服务,也不能像出租车一样巡游揽客。

  如今的司机开专车一般都会装两到三个专车APP司机端,滴滴生意不好或补贴不多的时候就开Uber,Uber的奖励低了就换滴滴,转换成本较低。但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选择当滴滴的司机就不能再开Uber,反之亦然。

  如果专车司机违反《管理办法》,接入未取得经营许可的网络服务平台或同时接入两个及两个以上网络服务平台的、驾驶员接入未取得经营许可的网络服务平台,提供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这样看来,未来如何争抢专车的问题估计有得滴滴、Uber头疼了。

  参加完相关专车公司提供的司机岗前培训、日常教育,将个人和车辆信息进行报备后,终于能持证上岗的专车司机还得把自己收入的一部分拿去缴税,并且为乘客购买相关保险。

  只可惜,司机们最关心的具体交多少税、保险标准如何,这次的征求意见稿里面并没有做出说明。

  此外,专车司机需要使用符合规定的出租汽车计价器,并在行程结束后向乘客出具相应的出租汽车发票。

  对于专车乘客而言,好消息是,专车司机的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如果司机在接单过程中途甩客或者故意绕道行驶;未经乘客同意搭载其他乘客;违规收费;不按照规定使用文明用语,车容车貌不符合要求;不按规定出具出租汽车发票等行为都是要被罚款的。

  但是高品质服务的“代价”是,专车运价将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专车经营者要合理确定运价结构和水平,实行明码标价。此外,上述《管理办法》还对网约车经营者低价倾销和奖励、促销等行为作出规定,要求实行市场奖励、促销等行为应符合相关法规规定,并提前10日将方案向社会公告。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255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民用无人机市场爆发 细分领域投资前景

我国无人机产业起步晚、进步快,目前在民用无人机,特别是消费级无人机制造方面处于世界前列,在市场份额、研发制造能...[详细]

生态修复规模将破万亿 细分领域市场发

生态修复市场规模将破万亿生态环境恶化表现为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方面。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侵蚀遥感调查,...[详细]

中国烟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烟草产业发展现状卷烟产销2014年1-11月份,行业生产内销卷烟4821.25万箱,同比增加1.22%,实...[详细]

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规模分析

一、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市场集中度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伴随着中国家具行业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家具行业现在...[详细]

未来几年餐饮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信息化是餐饮企业的必经之路,未来的市场竞争将在SNS式CRM,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客户体验、管理流程;增加营收,...[详细]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进入分析

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规模中国的物业管理始于八十年代初。最早的物业管理开始于经济特区深圳。1988年伴随深圳住房制...[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