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9日消息,伦敦证券交易所准备以11.5亿美元的价格向私募股权集团TAAssociates出售罗素投资。这一交易价格远低于之前中信集团开出的18亿美元洽购价。
进军北美市场不仅是中信证券国际化重要棋子,也是中信证券实现“高盛梦”的关键一步。
近几年,中信证券一直希望通过海外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不过,在美国市场,却一直不尽如人意。
2009年,中信证券收购美国原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未料,贝尔斯登在金融危机中破产导致中信海外扩张首战失利。
截至目前,中信证券的业务范围已经拓展到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主要市场。如果此番能成功收购罗素投资,中信证券的世界版图将更加完整。
收购罗素投资,中信证券是志在必得。为此,中信证券不惜飙高价格击退竞争对手。然而,这一次,人算不如天算,中信最终又失之交臂。
据接近中信证券的消息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证实,收购谈判的破裂系因“中信证券多名高管涉及‘内幕交易’案爆发而功亏一篑”。
今年2月,伦交所就寻求出售罗素投资,有意在今年年底完成交易。中信证券是最有实力的收购方之一。今年7月,外界爆出,中信证券的出价在18亿美元左右,这一收购价格高于伦交所的底价,相当于中信证券全年利润总额。
财报显示,中信证券2014年营业收入为291亿元,约合46亿美元;净利润为113亿元,约合18亿美元。
为了达成收购,中信证券更不惜向监管层打报告要求允许大股东减持股份。
然而,就在收购项目即将收官之际,包括程博明在内的中信证券十多位高管被查引爆行业,最终导致收购无疾而终。
据接近中信证券的消息人士推测,中信有意将罗素投资纳入麾下,是想让其承担中信证券海外的资产管理业务。“罗素投资拥有强大的研究能力和在海外的融资能力,对当地的金融产品非常了解,在海外拥有庞大的客户群,这些对中信证券的国际化进程至关重要。”
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罗素投资在全球管理的资产总额达2468亿美元,其中包括共同基金、退休投资产品及机构基金。同时,罗素也是全球仅有的几家可以提供资本市场研究、管理人研究、投资组合构建、投资组合执行以及指数服务的公司之一。
中信之所以全情投入,不惜砸出18亿美元的天价实属事出有因。
2013年,收购里昂证券后,中信证券原本希望借机完成全球化布局,获得从证券经纪到证券承销的全方位牌照。不过,由于中信证券的最终持有人中信集团被定性为银行控股公司,因此,在美国、欧洲等地,中信证券仍无法获得证券承销牌照。
- 绿能宝风险隐忧待解 被指与互联网众筹无大区别
- 天星资本回应30亿业绩承诺质疑:保证净利不低于
- 支付宝现异地登录 官方回应系外部网站遭泄露
- 万科发行50亿公司债 票面利率仅3.5%
- 景兴纸业:白菜价投资机器人 所投公司连续亏损
- 思科浪潮:联手投资将成立中国合资公司
- 《财经》杂志和联办被划给中信集团
- 融创中国撤出雨润收购案 融创国际接力
- 陆金所玩转型 改域名对接海外P2P机构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