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80后占比超过董事会成员半数外,天星资本与投资人签署的“2015年度保证净利润不低于3亿元;2016年度保证净利润不低于30亿元”的业绩承诺同样引人注意。而天星资本今年上半年刚刚实现扭亏,归属于申请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16.98万元,这与年底3亿净利润的承诺相去甚远。
回应30亿业绩承诺质疑
8月10日,天星资本同意新增股东以115元/股向公司增资13.05亿元。针对此次增资,公司实际控制人刘研、王骏与新增投资者分别签订了补充协议对业绩承诺、估值调整、现金补偿及股权回购等事项进行约定。
天星资本承诺:2015年度保证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2016年度保证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若天星资本2015年度及2016年度经审计的实际净利润低于承诺净利润,则视为未完成经营指标,实际控制人应对投资人进行现金补偿。
若天星资本2015年度、2016年度任一年度的实际净利润未能达到当年年度保证净利润的70%;或公司在2016年6月30日前未能在股转系统成功挂牌,且在投资人未能将其所持有的目标公司股份全部转让给第三方的情况下,投资人有权要求公司实际控制人回购其所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份,回购方式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受让投资人向其转让的公司股份。
上述业绩承诺对于2013年和2014年连续亏损的天星资本来说,似乎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以今年上半年916.98万元的净利润为基数,天星资本要在年底完成净利润3亿元的业绩承诺,需要超过3倍的净利增速。
外界对天星资本这一对赌协议的质疑接踵而至。有分析人士认为,天星资本布局新三板较早,的确低价拿到了很多筹码。但目前新三板市场并不乐观,仅靠投资管理费收入恐怕难以实现3亿元的净利润。
对此,天星资本总裁王骏公开对媒体称,天星资本目前各类营业收入合计约为7.325亿元。去除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约1.45亿元(自有资金投资本金、跟投资金成本、财务顾问费用)及费用支出约7000万元(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天星资本2015年净利润预计不低于3亿元。
同时,天星资本董事长刘研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只努力做事情,没时间去回应质疑,质疑不重要,做出成绩才是根本。”
“野蛮人”跑马圈地背后的投资逻辑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以及股权投资业务的私募投资管理机构,天星资本称其拥有不同于一般实体企业和其他类型金融企业的商业模式。
截至2015年8月31日,天星资本及下属子公司管理的基金认缴金额、公司与机构合作发布的产品以及公司与机构签订的新三板战略框架协议合作规模合计约314亿元,共计306个项目。
就新三板基金管理规模和投资项目数量上来说,天星资本作为“野蛮人”与新三板另外两只私募巨头九鼎投资和中科招商相比,都占据了明显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投资还不包括其在二级市场的投资项目。
不过,刘研向中国网财经透露,天星资本在二级市场上的投入量很大,但由于目前处于缄默期,不方便透露更多。而此前天星资本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透露,在今年7月天星资本筹备了数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新三板二级市场增持股票。
另外,作为基金管理人,天星资本在管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55个,投资金额为17.89亿元,直接投资项目累计41个,投资金额5.04亿元,共计196个,投资金额共计22.93亿元。据天星资本网站最新数据显示,天星资本已累计投资企业391家,其中在新三板已挂牌企业252家,做市企业108家;另外天星资本内部人士向中国网财经透露,目前做市企业最新收益率为1.9倍。
同时,天星资本披露,截至公开转让说明书签署日,尚未有项目实现退出。
公开转让说明书还披露,以2015年8月31日为基准日,天星资本对在管的共计196个基金投资项目和直接投资项目进行了估值测算,综合IRR(内部回报率)为78.97%。外界认为,如此高的收益率,想实现业绩对赌并不难。
另外,公开转让说明书中还提到,天星资本正在打造互联网生态综合金融服务系统,从根本上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打造标准化、透明化、公开化、开放化的互联网投融资平台。
天星资本预计未来3-5年将有500万家中小企业与上万家金融服务机构加入天星的生态系统。目前,系统中最核心的“三板”企业家服务平台已经进入内部推荐使用阶段,将于近期对外发布。
- 支付宝现异地登录 官方回应系外部网站遭泄露
- 万科发行50亿公司债 票面利率仅3.5%
- 景兴纸业:白菜价投资机器人 所投公司连续亏损
- 思科浪潮:联手投资将成立中国合资公司
- 《财经》杂志和联办被划给中信集团
- 融创中国撤出雨润收购案 融创国际接力
- 陆金所玩转型 改域名对接海外P2P机构
- 众和股份:信披违规遭密集监管措施 上榜失信被执
- 前海人寿举牌复举牌 狂砸300多亿元投资8家A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