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银行网络汇款普遍5折
根据招商银行和宁波银行的公告,个人客户本周一起通过上述银行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APP办理境内任何转账业务,均享受零费率。
京华时报记者调查发现,多数银行网上银行转账普遍仍实行收费政策,但费率相当于柜台的5折。目前各家银行通过柜面渠道的跨行、异地转账执行的手续费政策大体一致,基本上是按照汇款金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用,上有封顶;ATM机具跨行、异地转账方面,不少银行执行与柜面转账价格一致,或仅略少于柜面。
不过,在网络渠道,包括网商银行、手机银行或者电话银行,多数银行在跨行、异地转账手续费上均有一定的折扣,甚至有一些银行移动渠道的跨行转账手续费率为零。
在银行分类上,相较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在互联网银行渠道转账手续费上,打折的力度更大。例如,民生、中信等多家银行手机银行转账暂不收费。
分析
市场竞争倒逼银行转型
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都是助推该行实施免费的重要力量。
上述负责人表示,招商银行通过信息化建设和数据集中、计算机体系建设,使得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处理模式,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更开放、成本更低的全新金融服务模式,从而使得招商银行有能力提供全方位的更惠民、更便宜的支付服务。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京华时报记者,招行及宁波银行此次取消网上银行转账手续费,与银行自身竞争激烈及银行互联网化程度加深有关。在郭田勇看来,随着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日益深化,网上转账的成本降低,也自然促使了银行减免转账手续费。
融360理财分析师王美玉表示,招行和宁波银行能够实施网上转账免费,一方面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倒逼,另一方面来自银行行业内的竞争。最后是银行自身建设的不断完善,比如信息化及计算机体系建设越来越完善,金融成本的下降,使其可以并且有能力去实现网上转账免费,但是这种魄力不是每家银行都有的,招行和宁波银行在此之前应该也做足了准备。
银联信总监、银行业观察家钟加勇分析称,网络转账免费是各方面条件和时机成熟的结果,一直坚持科技立行的招行这时候公开宣布,只是作为零售银行的带头大哥率先捅破了窗户纸。
多数银行有望跟进
银率网理财分析师闫自杰告诉京华时报记者,招商银行此举意义在于两方面,一方面会促使银行业的一些基础业务向减免手续费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网上银行在转账额度方面的优势是第三方支付所不具备的,而且一旦新规实施,普通用户的转账业务需求势必会被这样的免费政策吸引。
闫自杰表示,在宁波银行跟进之后,基于同业间的博弈,预计会有更多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被迫跟进。钟加勇表示,从商业模式方面来看,招商银行转型的方向是交易银行,就是用免费和便捷的策略留住客户,并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圈,从而产生交易量。招行目前从上到下考核的指标重点也正是交易量。预计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也将会放弃传统粗放的服务方式,将来银行的竞争力更多体现在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能力上。
融360理财分析师王美玉则认为:“受互联网金融影响,网络支付转账竞争加大,银行会降低这方面的费用,不过转账手续费是银行的收入来源之一,不会大面积全部都下降。”
看点
跨行转账首选移动端
根据京华时报记者调查,在各银行跨行、异地等转账汇款手续费上,柜台的手续费最高,其次是ATM机具,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转账汇款手续费最低。因此,当客户有需要的时候,选择手机银行是最优惠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银行手机银行都有转账的限额,一般在5万元左右,在限额之内免费,超过限额还是需要通过专业版网上银行进行转账。
此外,目前在一些第三方支付渠道,仍然可以有一定限额的免费转账额度,消费者如果额度较小的转账,可以选择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渠道。
不过银率网分析师提醒,需要注意的是,想使用免费渠道,通常对手机有一定要求,必须是能安装银行手机客户端的智能机,操作系统上有安卓版、苹果版等。由于手机客户端通常也需要密码进入,操作人同样要妥善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账户信息、密码等关键资料。
隐形费用不可忽视
银行对于用户推出转账的免费活动,是不是转账就完全零成本呢?记者从银行了解到,当前一些转账方式实际上是存在隐形费用的,消费者可以综合考虑对比来选择转账方式。
一位银行从业人士告诉记者,一般通过网银或者手机银行转账就有一个安全工具成本费,网银渠道一般是电子口令卡或者U盾,U盾一般不是免费的,各行会收取20元-50元的成本费用。而在手机渠道,一般银行为了安全,需要短信密码验证,有些短信是收费的。
- P2P平台“羊毛党”月入十万背后:距离欺诈仅一
- P2P监管细则出台将近 资金存管将成监管核心
- 新农合基金成“唐僧肉”:医院内鬼分肥 中介赚手
- 医保“湛江模式”迈入2.0 海虹控股升级第三方
- 行业首现百亿大鳄 “互联网+”搅动万亿票据市场
- 国寿电商转型后渠道时代 两大破题猜想:营销+咨
- P2P监管风暴来袭 涉非法吸存祸起资金池
- 外汇局“约谈”大企业 加强购付汇业务监管
- 多家网贷公司被警方调查 深圳P2P掀整治风暴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