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根据初步方案,“十三五”期间煤化工行业将控制规模总量和发展节奏,五类模式升级示范先行,规划在内蒙古、新疆、陕西、宁夏等地重点建设六大基地。同时,推进与石化、油气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产业标准的制定。据透露,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财税等扶持鼓励政策。
随着过去这些年一批国家示范工程的陆续建成投产,中国自主煤化工技术进入商业化阶段,产业规模迅速增加。为了取得煤炭资源和发展当地经济,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积极性高涨,盲目发展煤化工。仅各地上报发改委欲获得“路条”的煤化工项目就达104个,总投资额估计在2万亿元左右。
“这些项目非常大,根本不可能实施,而且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都是低端产品,不走差异化道路的话就会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与此同时,水资源制约以及环保压力大,有些项目已经出现排放废水污染沙漠等事件,二氧化碳的问题也不可回避。此外,在低油价冲击下,煤化工的竞争优势肯定是没以前那么大了。”中国石油(8.41,-0.01,-0.12%)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胡迁林在近日举行的201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说。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在会上也表示,在油价和天然气价回落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很多项目都可能要延长前期工作的时间。“八套煤制油共计2440万吨的项目不可能都上马,煤制天然气873亿立方米到2020年也不可能全上,本身这些项目建设周期都比较长。”他说。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将不再在现有水平上简单扩大规模,而是开展升级示范和创新发展控制总量,重点围绕提高能效、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加强体系优化集成、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升级示范。
据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透露,国家能源局已初步提出五类模式升级示范,分别是煤制超清洁油品、低阶煤的分级分质利用、煤制天然气、煤炭与石油的综合利用与煤制重要化学品。
与此同时,坚持科学合理的布局,煤化工项目布局要根据资金实力、科技实力、人才实力和环境承载力而行,坚持产业园区化、规模大型化、生产柔性好、产品差异化的方式和特色。“准备在下一个五年重点发展六大基地,内蒙古有两个,新疆有两个,还有陕北和宁东,国家发改委最近在就此征求意见。”顾宗勤称。
据李冶介绍,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煤炭深加工支持政策,比如对首台(套)设备的支持鼓励政策。同时,充分考虑煤制油和炼油过程差异,研究适用于煤制油的增值税率。此外,将考量煤制油品与石油基品在稀缺性和清洁度方面的差异,制定适用于煤制油的消费税。
- 我国首套百万吨级煤制油项目试车成功
- 多地售电企业密集成立 售电开放仍存障碍
- 发改委副主任:六个电改配套文件即将出台
- 电力交易机构筹建启动 发改委鼓励社会资本建售电
- 北方冬季供暖期临近 季节需求煤价或短暂复苏
- 电力设备将受益电改 售电放开或对行业洗牌
- 油改方案出台倒计时 部分环节将引入民资
- 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基础先行 电价水平厘清
- 工信部加紧编制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