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持续增长
据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8月份P2P网贷行业整体成交量达974.63亿元,较7月份增长18.12%,是去年同期的3.9倍。截至8月份,今年累计成交量已达到4805.91亿元,2014年全年成交量2528亿元,行业发展迅速。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表示,P2P成交量创历史新高,主要由于股市的持续波动,收益不确定性加大,目前,追求较高收益并能够承担风险的这部分P2P投资者和股民是高度重叠的。
地标金融总裁刘侠风称,成交量持续增长,得益于近几年P2P的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跑路、诈骗的平台越来越少,博得了更多理财用户的信任。
收益率创新低
8月份,P2P行业综合收益率为12.98%,较7月下降60个基点。自去年起,收益率一直持续下降,虽然有些月份环比有所上升,但整体趋势是下降的。方颂认为,整体收益水平的下降,整个行业将会更趋理性,更利于持续健康发展。
刘侠风表示,一是,受股市动荡的影响,投资者趋于理性,不再一味追求“高收益”,更倾向于选择稳定、可靠的P2P理财产品;二是,虽然监管细则暂时尚未落地,但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已经确认监管P2P,监管层对网贷行业的发展持支持态度显而易见;三是,P2P网贷行业仍然受到资本青睐,P2P平台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此外,一些国资、上市公司背景的大型平台,市场份额不断增长,大平台收益率通常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它们的市场份额增长,将会带动整体收益水平的下降。
刘侠风预计,年底网贷平台综合收益率将跌破12%。
问题平台逐渐减少
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正常运营平台达2283家,累计问题平台达到976家。其中,新上线平台数量为228家,新增问题平台81家。自6月份爆发式增长125家问题平台后,7、8月份逐步回落,8月份问题平台发生率为3.43%。
对于6月份问题平台爆发式增长,刘侠风表示,一方面来自于行业累积风险,经过3年网贷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平台因自身“三无”特征所带来的弊端逐渐显露、发酵;另一方面,那些即使被看作有“行业经验”的平台,在经营压力发生巨变之下开始出现“裂痕”,难以接受市场的风雨考验。
行业洗牌加剧
随着监管政策不断出台落地,行业洗牌加剧将不可避免,寻求差异化发展也是平台存活和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一方面、行业需要提高互联网新兴技术对资产规模扩大的贡献率;此外,国外P2P行业发展成熟度较高,国内平台可借鉴其市场经验,不断增强市场开放准入度;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刘侠风称。
刘侠风表示,“注册资本和一个公司的实力、运营水平没有必然关系,在P2P监管落地之前,不少平台都通过注册资本金来为平台增信,对此,投资人应该擦亮眼睛。”
- G20支持中国稳经济 罕见声明避免竞争性货币贬
- 1-8月P2P问题平台逾600家 涉资近75亿
- 四大投连险企保费缩水 市场风格将转向业绩驱动
- 证券法二审延后 市场猜测:注册制无限期推迟
- 央行注销首家第三方支付牌照 行业迎来洗牌
- 首个第三方支付企业被摘牌 行业进入洗牌高发期
- 地方债激增4.5万亿 未来或有12万亿置换
- 期货配资被证监会叫停 部分期货公司介入不愿洗手
- 今年地方债置换额增至3.2万亿 专家:政策信号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