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某券商处获悉,目前监管层已发文,要求各家券商对“利用信息系统外部接入开展违法证券业务活动”进行清理,核心是要清理违法违规的配资账户。
此次监管层针对配资业务的再度清整,无疑是此前两轮配资清理的延续。对于配资规模不同的券商,监管层也给出了不同的清理时间表。除个别配资存量较大的券商外,大部分券商的清理工作要求在9月30日前完成。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清理重点为存量配资账户,通过软件接入的伞形信托配资账户则被要求限期清理关闭。
最迟10月底清理完毕
事实上,配资业务早在6月就被监管层列入了黑名单。6月13日,证监会已禁止券商为场外配资活动提供便利。7月中旬,证监会、网信办联合规范场外配资,要求证券公司在7月规范信息系统外部接入行为,完成自查工作;落实证券账户实名制;证券公司不得将客户的资金账户、证券账户提供给他人使用。
在一系列措施的规范和约束下,配资业务只剩存量资金在照常运作。如今,监管大刀终于砍向了存量配资。某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表示,存量配资在10亿元以下的券商,被要求在9月11日前完成清理;存量配资在10亿~50亿元之间的券商,被要求在9月18日前完成清理;存量配资在50亿~100亿元之间的券商,被要求在9月25日前完成清理;存量配资在100亿~150亿元之间的券商,则被要求在9月30日前完成清理;存量配资在300亿元以上的有2家证券公司,清理工作要在10月31日前完成。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的情况,此次监管层针对配资业务的再度清整,无疑成为此前两轮配资清理的延续。而在8月18日,三大配资软件商均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恒生HOMS、同花顺曾宣布对其账户系统进行清整。而此次在监管层及部分券商的再度清整下,已有伞形信托客户反馈其账户交易权限遭到叫停,这一清整力度也超出其此前预料。对于此次监管升级,有私募人士认为,这或许与监管层在调查中发现的新问题有关。
部分券商已开始行动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部分配资账户的载体为伞形信托及其子账户,而券商在账户清理时又存在审查要求,因此不少券商正在要求信托方面提交账户合规的承诺函,而部分信托公司也针对旗下存量配资账户进行了清整配合。现在没清理掉的多是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也就是利用信托账户,而不是子账户或虚拟账户进行配资的。
配资主要借用了伞形信托,而在叫停代销伞形信托后,这类账户的真实情况是券商营业部也不能够掌握的。对此,部分券商想出的应对策略是要求信托公司出具合规承诺函,把压力转嫁给信托公司,让他们自己主动去核查配资客户情况。
事实上,已有信托公司向计划受益人发布了类似的通知函,要求配资客户及时进行资产处置。一位券商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一份《关于清理违规从事证券业务相关账户的告知函》显示,西藏信托就接到了齐鲁证券关于清理违规配资账户的通知,西藏信托旗下8只配资产品在清理名单之中。
上述告知函显示,拟清理的配资账户包括西藏信托——鸿禧成长1号以及鸿禧成长2号;西藏信托——聚汇盈1号;西藏信托——诺德金8号结构化产品以及诺德金9号分级证券信托计划;西藏信托——柯塞威1号结构化产品以及柯塞威2号结构化产品;西藏信托——鑫辰1号伞型信托计划等共计8只产品。告知函要求上述产品于8月31日前妥善处置相关账户以及资产。如未处理完毕,将对相关账户采取限制资金转入和限制买入等措施。如因停牌原因无法处置,需在复牌后三个交易日内处理完毕。
- 证监会维稳A股:研究熔断机制 多项维稳举措齐发
- 证监会:多措施稳定股市 完善市场管理制度
- 多数银行:目前配资业务正常 中证登澄清声明
- 周小川:股市调整已到位 未显著影响实体经济 市
- 避险带来布局机会 私募抢下折蛋糕瞄上分级A
- 四部委联合治市 透露“救制度”信号
- 央行将按月考核 拟对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
- 四部委齐出动 创新重组支付融资方式
- 媒体称保监会已启动三家相互保险公司审批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