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的实施将意味着,在制度规范层面,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维修技术被整车厂授权4S店垄断、维修服务费用高企的垄断局局面将有望被打破。从去年4月份开始,关于豪华汽车极高的整车配件零整比的维修业畸形现状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发改委掀起的针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矛头直指整车企业与4S店在汽车售后领域的多年垄断。
去年9月,由中国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的10部委就联合发布了《意见》(征求意见稿)。这份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了“同质件”概念:同质件即是在维修市场上与原厂件“质量相当”的配件。
今年2月,交通运输部又对《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补充,发布了《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汽车生产者应以可用的信息形式、便利的信息途径、合理的信息价格,向所有维修经营者和消费者无差别、无歧视、无延迟地公开汽车维修技术信息。
据业内人士透露,《意见》(征求意见稿)出台后受到了整车企业与4S店的强烈反弹,他们反对的主要理由是:汽车零部件中涵盖很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一经公开会损害企业的商业价值。这也导致《意见》出台实施的时间不得不延后。
“我们在年初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包括主机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汽车维修行业。另外,对于汽车维修配件追溯体系的建设,我们已经委托相关研究部门和试点地区开展研究。相信通过《意见》的落实,汽车后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能够得到改善。”孟秋告诉记者。
事实上,《意见》的出台正式吹响了汽车业反垄断的号角。孟秋透露,有关汽车行业反垄断的其他政策也在制定中。“交通部门和其他部门针对不同侧重点的工作都在同步进行,比如发改委已经启动了《汽车反垄断指南》的编写工作,环保部门对汽车尾气排放综合治理的政策也在制定中,大家有相应的互动和配合。期待在新的政策环境下,汽车维修以及汽车后市场的环境更加健康。”
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表示:“汽车维修信息公开以后,汽车维修配件渠道的问题将会破除,汽车维修配件整个的生态环境将发生变化,整个配件生产企业和配件经销商也会有更多的经营模式。”
- 中国飞机本土增速超预期:或成全球最大民航市场
- 国际航运市场上半年低迷 中国船舶业占优
- 北京市交通委部署“两大活动”期间安全工作
- 亚欧航线运价历史最低 马士基乐见中远中海整合
- 不满最新法规测老车型 中国车海外屡遭差评
- 自主品牌汽车经销商亏损扩大 库存预警
- 汽车价格下降:丰田等巨头展开缩减成本之战
- 通用大众等品牌在华工厂开始控制产量
- 钢铁业陷寒冬局势:1斤钢材不如1斤矿泉水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